第158章 又遇刺客(2 / 2)

没想到这名老乡的话,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看来大家真的是思乡心切了。

“请大家放心,我已经派人去通知船队来接应了!等到明日,我便派兵送你们去安陆,然后登船,将你们一一送回故乡!”我大声说道。

“吴侯万岁!”不知谁带头,突然喊了起来。

一时间,“吴侯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巡视完之后,我赶紧回到了军营,然后直接入了大帐。

“咦?怎么一个人都没有?”看着空荡荡的大帐,我不禁疑惑。

“回主公,几位将军正在审问刺客,军师和两位参军则在带人统计民夫的人数和籍贯!”一名负责站岗的卫兵说道。

“原来如此,不知刺客关在何处?”我连忙问道。

“主公,让在下来带路!”另一名卫兵自告奋勇道。

我点了点头,然后示意他走在前面。

一炷香的时间后,我来到关押刺客的地方,果然一众将校都在。

此时,孙贲正赤膊上阵,手里拿着一根鞭子,正在抽打着那名刺客。

除此以外,还有几个民夫也在旁边被绑着。

“堂兄,怎么抓了这么多人?”我好奇地问道。

“伯符,这厮实在嘴硬的很,我拷打了半天,硬是一句话也没有问出来!逼不得已,就派人抓了其他几人过来,想要以此作为威胁!”孙贲连忙解释道。

我不禁皱眉,然后说道:“把其他人都放了吧!不关他们的事,切不可伤及无辜!”

“可是伯符…”

孙贲还想解释,被我直接打断:“堂兄,快把他们放了吧!”

“松绑!”孙贲无奈,只能让人放了其他人。

我看也没看其他人,直接走到那名刺客的身前,询问道:“是刘裕派你来的?”

那人抬起头看了看我,满脸的血污,但却依旧一句话没说。

我也没有气馁,继续问道:“杀了我,这位孙伯阳将军也会继续统领大军,而我的位置很可能会是我的弟弟,也就是孙权,孙仲谋来继承!对于一切来说,并不会有什么改变!”

那人听了这句话,不禁有所触动。

我眼见有效果,于是接着说道:“周公瑾的水师全歼了韦睿的水师,整整七万人,除了韦睿和韦放父子之外,全军覆没!我带着五千余人,先后全歼了沈田子、沈林子兄弟所部一万人,又消灭了原本驻守在这新市城里的邢道荣三千人,烧了全部的粮草,然后击退了羊侃的骑兵。羊侃这人地道啊,临走时把战马都送给我了!于是,我便有了两千骑兵,然后我用他们劫了刘裕的营寨,再一次烧了刘裕的粮草。随后,配合步兵打败了刘裕的大军,如今我军占尽上风!”我侃侃而谈道。

听了我的话,那人的身体逐渐有了起伏,显得很激动,但依旧是一句话也不说。

“我不知道你是谁,又是在替谁卖命,但我知道你失败了。但就算你成功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反倒是你很可能会丧命于此!”我继续说道。

“少废话!要杀要剐,悉听尊便!”那人嘴硬地说道。

注:刑讯是古代破案技术不发达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手段,起源于西周时期,终结于清朝末年。正因为破案手段有限,所以古代最主要的定罪依据就是口供。

在“罪以供定,犯供最关紧要”的刑狱理念下,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明确规定:没有口供不能定罪。但是,人犯自知认罪必受罚,所以绝不会主动供述罪状,这个时候刑讯就派上了用场。

如汉朝就明文规定:“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掠定之。”

而明朝的刑讯更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锦衣卫等厂卫系统重刑滥讯,目的就是取得犯人的口供。

在刑讯审问的手段上,主要集中于笞、杖、枷等工具的使用,通过肉体的疼痛来让人犯供述自己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