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各显神通(三)(2 / 2)

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p>

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p>

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p>

这一世,诸葛亮同样心系天下,大汉联军讨伐大秦这么大的事情,诸葛亮自然不可能不去关注。</p>

于是,就在今年的三月初,诸葛亮从襄阳动身,出发前往长安。</p>

巧合的是,诸葛亮仅仅才刚到长安,就在大街上闲逛的时候,看到了王猛派人贴出来的告示。</p>

诸葛亮正愁没机会求见身在长安的几位高官,这不是机会来了吗?于是立即前往官府毛遂自荐。</p>

这几天下来,王猛见到了很多毛遂自荐的庸才,在愁眉苦脸的情况下就见到了诸葛亮。</p>

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王猛一度以为又是个庸才,直到诸葛亮道出了他的奇思妙想。</p>

“独轮车?”王猛听了诸葛亮之言,顿时犹如醍醐灌顶,随即就是大喜。</p>

“正是!”诸葛亮手摇着羽扇说道。</p>

王猛很高兴,虽然不清楚独轮车是否有用,但至少听起来挺像回事的。</p>

当即,王猛就带着诸葛亮前往长安的工坊,然后找来几名木匠,并按照诸葛亮的说法让他们打造一辆出来试试。</p>

这几名木匠全都来自荆州,和诸葛亮也算是半个老乡,在诸葛亮的解释下,他们总算是明白了。</p>

于是,几名工匠开始按照诸葛亮的要求进行打造,花费了半天的时间终于鼓捣出来一辆。</p>

这时,王猛闻讯赶来,看着眼前的独轮车,当即就安排人扛来几石粮草放上去试试。</p>

一石,两石,一辆独轮车上整整装了十石粮草,而只需要一个人就能推动!</p>

“孔明真是大才!若是有了这独轮车,便能在山地如履平地,甚至这运量还不输马车,真是天助大汉取得胜利啊!”王猛很高兴,不禁感慨万千。</p>

诸葛亮笑而不语,他此来正是为了帮助联军,这不刚来就帮了王猛一个大忙了吗?</p>

王猛真的很高兴,不仅顺利解决了粮草运输的问题,还网罗到了一大才。</p>

“不知孔明乃是何方人氏,今年贵庚?”王猛问道。</p>

“亮乃是琅琊人士,时年二十三,家父诸葛珪曾是泰山郡丞,家叔诸葛玄曾任豫章太守!后随家叔迁居襄阳,亮得以拜庞德公和水镜先生为师!”诸葛亮自我介绍道。</p>

王猛一听,顿时又是大喜,然后说道:“既然出生官宦之家,若是孔明不嫌弃,不如留下如何?”</p>

“敢不从命!”</p>

诸葛亮不闲官大官小,就想为联军出一把力,因此受到王猛的邀请后欣然同意。</p>

而接下来,王猛在诸葛亮的协助下,处理各种事务也越发得心应手。</p>

王猛发现,年轻的诸葛亮不仅懂得奇工淫巧,还精通政务、军务,对如今的天下局势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可谓是全才。</p>

这一重大发现也让王猛越发兴奋,便写下书信一封,并派人送往前线——也就是我所在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