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战后得失(上)(2 / 2)

由此可见,曹操是真性情、重感情的人!这一点无法改变。</p>

而曹操作为一名枭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无数人誓死效忠并追随于他。</p>

“丞相,还请节哀!时也命也,人死不能复生!”荀攸连忙劝慰道。</p>

既然郭嘉死了,那想必同样不在这里的张绣大概也死了,要不然还能去了哪里?</p>

“是啊!还请丞相节哀!”众将连忙也跟上,对曹操表示安慰道。</p>

“奉孝之死我不心痛,我痛的是此战一无所获,反倒是葬送了奉孝的性命啊!”曹操有些悲痛地说道。</p>

“丞相!莫非此行没有成功?”荀攸连忙询问道。</p>

“狄道确实是攻下了!只是在归途中,恰好奉孝身体出现了问题,因此耽搁了时间!结果大军遭遇困境,为了让我突围,奉孝自刎在我面前!最后,只有我和摩柯带着数百人顺利突围!”曹操简单地说道。</p>

只是曹操压根没有提及狄道之战,以及之后一系列大战,尤其是萧摩柯独拒秦军的细节。</p>

但荀攸作为五谋士之一,在听完曹操的话后,立马就反应了过来。</p>

“丞相!您此去可是有两万骑兵!若要击败丞相大军,秦军必定要有数万大军,甚至十万大军!不知秦军有多少,如今在哪,又是何人领兵?”荀攸连忙问道。</p>

虽然这一系列问题问得有点冒昧,但事关大局,因此荀攸也不去管那么多了。</p>

”哦,秦军有五万之众,领兵大将分别是符融、宇文护和尉迟迥!这一次我军虽然大败,但秦军同样也损失惨重,因为担心狄道的安危,所以战后我等顺利逃亡,而秦军一路往狄道去了!”曹操说道。</p>

荀攸陷入了沉思,虽然曹操的解释显得合情合理,但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p>

首先,秦军主力的大本营是在陇西和金城边境,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p>

既然狄道遭到了曹操的突袭,那秦军为何不直奔狄道进行救援,而是在半路上和曹操相遇了呢?</p>

如果是前者,那么曹操前往偷袭狄道,就一定是一场苦战!</p>

如果是后者,那么秦军显然不是去支援狄道的,而是来驰援汉阳的!</p>

按照曹操的说法,秦军是在打败曹操后才驰援狄道的,虽然这一切听起来合理,但秦军这么整不免太不符合常理了!</p>

毕竟秦军主力所在之处,是距离狄道更近,而距离冀城更远啊!</p>

如果秦军没有去支援狄道,那么狄道就等于是一座空城,就算被曹操打下之后秦军也会立即派大军前往查看。</p>

而现在按照曹操的说法,秦军是准备驰援冀城的,结果将曹操打败之后才意识到狄道出了问题,然后才去查看,这显然不符合常理。</p>

如果真是这样,那秦军的情报能力也太差了!否则怎么会这么被动呢?</p>

更何况,如果秦军真的意识到狄道出了问题,那也一定会军心动荡,然后被曹操大败了。</p>

结果怎么会是曹操只带着数百人突围,然后顺利逃脱,一直来到冀城呢?</p>

想到这里,荀攸的脑子里已经意识到曹操是在撒谎了,但他没有说穿,而是继续在思考着曹操这么做是为了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