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风云变幻、天下形势(下)(2 / 2)

陆元甫惊声一问,其余四个年轻人都纷纷反应了过来,目光全部聚集在老者身上。

陆典荣沉吟了片刻,又回头看了一眼船舱,轻轻拂过一阵灵风,将六人周围全都封闭,才缓缓开口。

“倒也不能说故意,纪衍之想突破是真的,但突破失败的情况,他显然也已经预测到了,所以说他是故意也可以!”

陆元甫眉头一凝,道:“为了什么?”

“雍徐两州开战!”

“白鹿书院,想让雍徐两州开战?”

老者低头沉思片刻,回答道:“也不能说白鹿书院,白鹿书院还分扬州和兖州,希望两州开战的,应该是扬州!”

这下不止是陆元甫,其余四个年轻人也都开始低头思索。

陆氏算是正道一方,所以对正道六大圣地的了解,远超魔道六州,夫子最早能顺利开辟白鹿书院,最大的助力就是禹神宗,为了回馈大禹神朝,夫子给白鹿书院定下了“忠君为民”的书院理念,早期的儒门子弟,都是以入大禹神朝为官作为追求的。

但自大禹覆灭,白鹿书院夺扬兖两州之后,书院内部就开始分为两派了,两派虽继续尊崇夫子为至圣先师,但对“忠君为民”的理念,各有侧重。

一方觉得大禹陷落,天下大乱,为民才是头等大事,继续抱着忠君思想,不但于时势于事无补,还会影响书院自身的发展;而另一方则认为夫子的话就是真理,他们觉得,如果因大禹覆灭就抛弃忠君理念,那与叛逆无异,便继续沿袭忠君为民思想,在大禹圣朝为官,时刻想要协助大禹再次一统天下,恢复神朝建制,拯救黎民苍生。

这样的理念分歧,也最终促成了白鹿书院的内部分裂,分为兖州派与扬州派,而纪衍之就属于扬州派,他早年是在大禹圣朝为官的,年纪大了才回到扬州收授门徒,治学著典。

照四爷爷陆典荣所说,纪衍之希望雍徐两州开战,并且不惜以死来促成,那这也基本代表了扬州的立场。

“我听说兖州如今势大,隐隐有联合冀州,两方想要一统正道六州的迹象,冀州一旦有这个意图,地处冀州南边的大禹圣朝就危险了,我猜测,扬州这个时候挑动两州大战,应该是想保住大禹圣朝,不被冀州攻击!”

这次开口的不是陆元甫,而是最右侧的陆元东。

陆典荣的眼中顿时满是赞赏之色,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如此准确的论断,可见长孙陆元东,不像刚刚他表现的那么鲁莽,只要有人正确的引导,他并不逊色次孙陆元甫。

陆元甫听到大哥的话,在一旁也轻轻点了点头,显然是同意了他的猜测,思索片刻,追加道:“大哥说的不错,但纪衍之的死,只怕还没这么简单,他不止挑动了雍徐两州的动乱,虽然不知道他的具体死因,但我听说,这次铜陵妖魔之乱,徐州是出兵跨界到雍州的。

这样看,徐州借着纪衍之率先跨界破坏晋都盟约,结果没攻破铜陵不说,纪衍之还死了,照常理,万剑圣宗怎么说也要派一尊大能亲自护送纪衍之的尸首回扬州,也好想白鹿书院表态,结果他们谁也没派,只是雇咱们陆氏帮着运尸首回扬州,如此看来万剑圣宗对纪衍之的意见很大,大到他们都不惜得罪白鹿书院,都要羞辱纪衍之这一下!”

陆典荣点了点头,次孙陆元甫的话很好理解,虽然不知道内情究竟怎么样,但至少表面上看,纪衍之是帮着徐州攻打雍州的过程中死的,万剑圣宗再怎么说应该要重视纪衍之的死才对,可他们却连一个人都没派,只是雇了陆氏运送纪衍之尸体回扬州,如此羞辱一尊书院大儒,别说白鹿书院,天下儒门只怕都不会答应。

万剑圣宗会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得罪天下儒门么,肯定是知道的,但他们依然还是选择这么做了!

足见,这次纪衍之肯定是把万剑圣宗给坑惨了。

“皇甫星连晋都盟约都给撕了,雍徐两州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也难怪万剑圣宗会这么气了…………”

陆典荣心中低吟了一声,脸上露出一抹无奈之色。

“纪衍之这一死,兖州和冀州的联手就要往后推,大禹圣朝得到喘息的机会,白鹿书院和徐州之间生了嫌隙,对这场大战别说帮忙了,甚至很有可能会落井下石,给徐州难堪。

大禹圣朝面临北方冀州的压力,正迫切需要同盟,说不定会趁势联合徐州,建立同盟不说,若是能击溃雍州,说不定还能扩张一波。

如今天下十大圣地,雍州最为弱势,甚至隐隐有传闻,罗刹魔教要成为第一个覆灭的圣地,如此大好的机会,雷音寺定然不会错过,他们惦记圣地之名可是很久了。

我听闻这次铜陵之乱,浩然圣宗的练凝雪和紫清圣宗莫虚子两人也去了,浩然圣宗和紫清圣宗,与儒门都不对付,他们肯定会去帮徐州,恶心一下白鹿书院。”

陆元甫一连说了许多,说完后他眼中的神色逐渐清晰,显然对一切事情的脉络也有了清楚的把握,最后才缓缓摇了摇头,感叹道:“想不到,纪衍之以一人之死,挑动了正道七州六大圣地的筋骨,不愧是儒门大能啊…………”

其余四人听到这番话,都陷入了沉思,他们虽然想的没这么多,但陆元甫一说还是很快就能想通。

“六大圣地虽自诩正道,但互相之间也无时不刻想要吞并掉对方,从州界设防的严苛程度来看就知道,既是各怀鬼胎那也就没有什么单独两州的战事,但凡牵涉到州界争端,肯定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战事扩大到一定规模,儒门和冀州也不会独善其身,肯定也会下场参与的!”

“依我看还不止如此,如果说正道之间还留着一层窗户纸没捅破,那魔道之间的互相蚕食的意图,就几乎是已经摆在明面上的,罗刹魔教大战,其余三大魔道圣地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罗刹魔教很容易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这次,只怕真可能要伤及根本了!”

两个年轻人继续开口,其余人闻言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陆典荣看着五个孙子,尤其是次孙陆元甫,脸上的表情更是赞许连连,他陆氏虽世居云澜古江之上,却也是闻名天下的豪强,且还是二十二个天级大势力之一,对族中子弟的培养可不能放松。

陆氏作为天下名望,族内婚配以及血脉延续极其严格,故此传承至今一千多年,从始祖陆圣康到现在,也才只有八代人,按字辈往下排,分别是圣、康、继、祖、明、典、开、元,到眼前这一代元字辈,总共有一百多个子弟,其中最优秀的就是站在自己面前的五人,从大到小分别为:

元东、元甫、元绍、元毅、元哲。

陆氏培养子弟与其他家族不一样,虽也有嫡系与支脉,但却并不以直系血脉为准,并不会因为你父亲是嫡系,你就是嫡系,一切都全凭本事,最看重的自然就是修为,其次才注重头脑。

“四爷爷,扬州到了!”

陆典荣正沉思间,被长孙陆元东惊醒,抬头望向江岸边,看到一块上书“扬州”的巨型界碑,以及界碑下面站着的一大群白衣儒生,微微点了点头,先是撤去笼罩在六人头顶的屏障,然后才回头看着船舱,呼喊道:

“田公子,扬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