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夏国的习俗,从初一到十五都算是过年的时间段,这些天城里天天都是爆竹声,灯火通明,百姓和门店的门前夜晚挂着灯笼,寓意着给回家的亲人做一盏指路明灯。
初四开始就有各种灯会、诗会开始活动起来,但是若论灯会自然是以上元节的灯会最为热闹。
这一晚上的热闹没有其他时间的那种喧闹,更多的是过年期间以来寓意着的团圆气息,这个晚上除了灯会,还有诗会,上元节这天晚上才开始热闹,百姓们更注重与家人、亲朋好友的相聚,吃元宵、猜灯谜、放河灯、逛夜市,相对而言,这天晚上的诗会倒是显得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这个时候的宁波城,因为大雪封路,过往的客商行人有所减少,游学的学子有的在年前就赶回了家,也有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在年后赶回来的,所以一家人相聚的时间就更短暂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出元后就要开始继续年前的生活,游学的游学,跑商的跑商,各行各业的人也要逐渐回归正常生活了。
当然大大小小的诗会还是不少,不过也算不得很正式的诗会,大多数人都是一帮所谓的文人才子们自行组织的,也有一些平日在外地游学的学子参加,所以说下来,这些文人学子有很多宴会是可以去的,众人聚在一起,交流一下一年来的所见所闻所学,顺便展示下自己的文采。
夜幕降临,街道上是一片繁华景象,李安带着璇儿和霈儿正在街边上的小摊吃着刚出炉的汤圆,街道各处挂着的灯笼,将整个街道照的如白天一般光亮,还有不少酒楼和摊位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灯谜,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花灯在售卖。
李安又带着璇儿和霈儿在附近的茶楼看戏,李安开始的时候还看的颇有滋味,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是璇儿和霈儿倒是看的很入迷,这也倒可以理解,毕竟这两丫环大部分时间都在府内,除了偶尔出门,基本出门也是跟着李安。
李安有些无聊了,打了个哈欠说:
“璇儿、霈儿,咱们能不能走了,这戏看的无聊,外面街上还有杂耍表演,还有那么多小吃,咱们去看看,去尝一尝,怎么样?”
“少爷说去哪就去哪。”
“那行,咱走吧,少爷带你们去玩玩。”
不久之后,李安与两女就在桃源街道附近,沿着街边的一个个小吃摊尝了过去,此时道路上还有些积雪,不时有一阵阵冷风袭来,但是冬天大家穿的都比较暖和,倒是不算冷,街道上都还是很热闹的,表演杂耍的,舞龙舞狮的,好不热闹,两个丫环倒是没吃什么东西,倒是李安吃的不少,再看两女手上都提着一盏小灯笼,一只灯笼画着兔子,一只灯笼画着小猫。
“少爷,二三四五六七八这个灯谜是什么啊?”
“你说会不会是缺衣少食呢?”
“那少爷,青青果,圆溜溜,咬一口皱眉头呢?”
“我猜啊应该是梅子。”
“少爷,你看这个...”
李安一路上也解答了一些两女问的灯谜,李安有点烦了,只是对于这两个陪自己长大的丫环也发不了什么脾气,只好带着两女尽量往没什么灯谜的地方逛,只是上元节,到处都是猜灯谜的地,躲是躲不开了,只好随便答了,璇儿突然开口道:
“我觉得少爷恢复之后,变化好大,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哦,璇儿这话怎么讲。”
璇儿有些认真的说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以前的少爷颇为在意名声,但是现在的少爷不怎么在乎名声,而且现在的少爷感觉比以前厉害很多,以前的少爷虽然文学也还也可以,但是现在的少爷不光文采很好,而且做生意也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