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安贼之败(2 / 2)

重振大唐 为的是 3384 字 2019-09-19

那二千骑的督战队原就是安禄山的亲信心腹,眼见情势大是不妙,再难有回天之力,只得急急纵骑回军,驰向原来的中军帅旗之处。

“呛啷啷——”一连串收兵撤退的锣声响起,显然,安禄山眼见败势已定,再不退兵已难以身免遭擒,不得已怀恨而退。然而,满眼的贼军将士却没有多少兵马随令而撤!从这可以预见,安禄山已难成为我大唐的大患了。

而如今,我却再没有放过贼军残部的想法!一则,贼军现在剩余的兵力不过三万左右,且远途而来,如今兵疲马乏士无斗志!而我军完全不同于齐州之战时的疲惫,不论兵力和斗志都占有优势;二则,安禄山既然领兵亲至,就尽量在条件允许下,不予以他喘息的机会,趁着军心所向、士气高振之时,穷追猛击,给他以重创!(电脑阅读 w w 6kcn)

当下我凝气成音,传令道:“豹骑、万骑随本太孙追歼安贼!程将军收拾战场,安抚降军!本太孙回军之前,所有的事务皆由李长史决断!”令罢,我抖擞精神,便率四千轻骑直扑贼军原来的帅旗所在,左右二支骑军所到之处,几乎人人归顺,整个战场基本上是无拒而降,所以军势行进犹如破竹般顺利,这二万骑军也立即跟从我的号令,冲向贼军的中军帅旗处。

我这三支部队可都是骑军,一般情况而论,对付骑军的有效方法,除也扎马钉,障马物和弓弩之外,别无良策,因此在败退途中,犹想顽抗的安贼心腹将校们,无不兵溃将退。

快要接近目标的时候,却见约有一万余贼军横阻在原来的中军帅旗之前。头前部分是身穿重装铠甲的步兵组成的坚壁,一色的长枪队和盾牌手互相交叠;后翼及左右两侧虽则也是一色的长枪队和盾牌手互相交叠的壁垒,但却不再是重步兵排布的,而是轻步兵组成的;再往里是大约二千人的马军和二千左右的弓弩手,中间的情形却看不清楚。显然,这是安禄山的嫡系部队,要知道依照大唐的编制来讲,重骑兵领正八品上阶,轻骑兵领正八品下阶,重步兵正九品上阶,轻步兵正九品下阶,步卒从九品上阶。由于现时代的重骑兵越来越不被朝廷所重视,所以存在的重骑编制也比较稀少,而重步兵也几乎只在将帅嫡系中配置,更因为现在这种情形,只有是安禄山的嫡系心腹,才会如此死硬到底。因此,眼前的阵势,在让我心中戒惕的同时,也直让我认为,安禄山或许就在这里!

这个步兵方阵不同于时下的混兵种作战方法,倒有些希腊步兵方阵的样子,不过因为事起仓促之间,且重步兵人数短缺,排布得实在是不够严谨,它在正面攻防上具有优势,但却缺乏机动性,行进之间颇为困难,而且侧翼防护力量薄弱,特别是备有二千马军的左侧翼,直可以以轻骑攻破!

这时,文若海与向铁也率部赶到,我量仗着这个步兵方阵行进困难,当即命令:二人所部凡有伏远弩的将士,暂时统归我带领;文若海领所部迅至敌阵的右侧翼,发起攻击;向铁领所部迅至敌阵的左侧翼,发起攻击。命令下罢,不消片剖,有四千身带伏远弩的将士集于我的身前。我的用意是利用两支骑军在敌阵侧面扰乱阵形,正面用伏远弩远程打击敌阵,一待敌阵中的贼军不堪单方面地受袭,一定会有所举动,文若海与向铁则可趁势在敌阵左右两侧打开缺口,然后我们三面夹击以溃敌阵!

不过,破阵之策虽然已经在胸,可我心中依然忧虑重重:敌人不过万人而已,我却以二倍有余的兵力破之,实在是令我警惕!我长期以来,一直在意重骑兵铸建起来非常麻烦,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财力,又缺少机动性、没有持久作战能力、笨重而又不能十分地防护等等多方面的缺点,却没有注意到它存在的优点:虽然它比轻骑兵的移动速度差得很远,但比起步兵,这个优点还是十分突出的;而重骑兵马身上和人身上的重甲,不但为其提供了比较出色的防护能力,还使其拥有强大的破坏力和冲锋能力。现在我才发现,假如我现在有一支二千重骑,绝对可以轻松搞定这残缺不全的希腊步兵方阵,根本不用调用这么多的兵力!嗯,今后,我敌对黑衣大食的部队,绝对会有机会面对希腊方阵、马其顿方阵,甚至于罗马方阵!一等安贼之乱平息,我一定要着意构建重骑部队!

要知道,伏远弩的射程在当世可称得上第一,大约有三百步左右的有效打击距离!四千架伏远弩连连齐射,纵然有盾甲防护,却也有疏漏的地方,不多会儿,敌阵已是受创不轻。最要命的,是光能挨打不能还击——谁也没有想到,我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到了这么绝的破阵之法!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