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7(1 / 2)

长篇南河 司空城 0 字 2022-10-27

 人说下边地都被收了,立本跟爸去看,路上遇见永和背着袋子,他妈方婶在后头,立本打招呼:“这么晚才回来。”永和说:“他们抓呢,袋子藏林子了,今天不敢去背,等明天吧。”“知道了,快回吧。”立本和爸继续往下走。老单爷说,运动是水,但是到处燃起了大火。

蓝烟东来。老霍得意洋洋,胳膊肘捅咕老张,他们种的玉米先收完了。

下边的连片的地,热气升腾,火贴地烧,麦秸啪啪的轻响,一声声连起来,柴草也混合在里面燃烧,烟不重,轻撩的。火烧起来就停不下来,直到燃尽,可燃物一起烧为灰烬。火的界限很难定。但水那面是界限,火到水边,戛然而止。纸条上说,水这形式让世界减少了剧烈的嬗变。烧荒,尤其大面积的,有经验的人会根据风力和风向,烧到江边。有的天是不敢乱烧的。没有江河天然屏障,就得赶在没有风、风小可控的天儿,算计烧的面积,考察截止的隔离地,如:一条宽阔的道路,一条空旷的地带,没有柴草,或收割收拾干净的地。甚至想坏的可能,了解第二道防火地。烧起来,人得跟踪,一直到火止。看到火熄,没有过界,没有连带。

老苏和老任说,老单看事看得准。“人家有水平,退休了工资都比咱们高。”

开地的时候,老单说别多开,不长久。

和火相比,水的控制也很难。

古代治水,有成就者少。堵的办法不行,但是简单,谁都能想到,是最简单的反应,不用动脑子,而且谁都能做,都能看见,短期就可见努力的结果。直到失败了,人们才另想辙。拦护的办法,挡一面,网开一面,但要损失一半。要治理,就只有疏导。做起来比防火难。你得考察所有的地貌,熟悉地形的可变,对高低差要了解把握,还不能短期地掌握一段,要跟踪到最后,流到归宿地。你要整体设计,提前解决难点,及时疏通节点,随地形走势,顺其自然,必要之处又要截弯取直,开山破土。你要计算不同季节水流量和流速,计算地形通过容量,还有想到后续,想到长治久安。这疏,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几千年灾害频频出现。老单说,水漫陆地本不是灾患,是一种沟通交融。但是人类登陆之后,已成“旱族”。水有三忌,忌塞,忌急,忌死。水可以疏导,不要阻挡水归海的愿望。精明的人,是满足他人的愿望,发挥他人的力量。

往下面走。水域扩大了,许多地淹到水里。

水无声地流,遇阻,不激荡,无奈扩散。

太阳要落了,映在水上,在跃动。天边的云要遮住太阳。

前天,立本看水库放水,站在堤坝上往下看,闸门洞开,水往上翻卷,奔腾向前。老曲说黄河在壶口奔腾咆哮,“奔流到海不复回。”

闸口只有一处,社员们在下边用网堵截随水涌出的鱼——他们不让城里人来捞鱼。鱼随湍急的水流蹦蹦跳跳,从上面跑了不少,小的鱼从网眼钻出去,顺水溜了。水库平时不让人钓鱼,更不让下网。

城里的人说:“就不该建坝。炸了算啦。”

农村的人说:“那你们上哪喝水去?”

“我们能喝多少哇?还不是天旱给你们浇地?我们出钱出力建的,最后归你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