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正文卷第三百零三章纳兵辽东都司也是军事机构,却又不同于卫所,因为辽东都司的官员,是由朝廷选调,是流官而不是世袭的官员。
在以往的辽东,辽东节度府的权利日益缩减,最后到了驻守北镇一地。
辽东都司代替了辽东节度府,辽东巡抚管理民政,以及军所后勤等事务。
而总兵等武官,则负责军事。
贾雨村成为了辽东巡抚,按照朝廷和金江镇的约定,目前他的职责,是监督督促金江镇,各项事务都用在明年的战事。
贾雨村即是唐清安的老熟人,又同是一个派系,最后还是唐清安二弟的岳丈。
因此两人见面后,没有太多的客套,而是详细的攀谈一番。
唐清安明确回答贾雨村,明年的确会向蛮族发动决战,所以是真心请求朝廷的支援。
确认了唐清安的想法,贾雨村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
“登来码头的物资已经开始积蓄,各地的兵源也在开始召集,开春后就会陆续抵达金州。
我会向朝廷奏请军务军略,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前告诉我。”
听到贾雨村的话,唐清安的确有想法。
如果是贾赦来信,告诉唐清安,国内哪些军队是不错的,唐清安是不敢信的。
但是来自于贾敬的话,唐清安虽然不至于全信,却也是有了大致的参考。
他对同时期的原本时空的历史上,哪几支军队是很出名的,有些记忆。
例如山西和陕西交界处的毛葫芦兵,广西的狼兵,浙江的浙兵,福建的滕盾兵,还有其余几处地方的地方兵。
福建多山沼泽,道路崎区,当地盛产竹藤制作的盾甲。
历史上戚继光建立的戚家军,狼先借鉴的毛葫芦兵,滕牌则是吸取的福建兵。
不过如今是红楼的世界,到底是不是一成不变,唐清安就要慎重的思量一二。
他只能隔了一层历史来猜测,却不敢保证一模一样。
现在有了贾敬的介绍,映照他的说法,才算是看清楚了一些事物。
九边的边军军心不定,就算士兵的战斗力不错,可是管控不住,属于一颗炸弹。
而且上面又有将领,大多都昏聩贪婪,这些边军士兵脱离不了将士的吸血。
唐清安也罢免不了这些将领,做到只留下士兵,这会引起朝廷的猜忌。
倒是地方上的乡兵,民兵,战斗力反而超过了卫所军。
因此唐清安告诉贾雨村,想要大力抽调这几地的兵源。
乡兵,民兵,是大周军制的补充。
听到唐清安的话,贾雨村沉吟了一番,
“这件事朝廷应该不会反对。”
得出了结论,贾雨村随后向唐清安解释。
“国内北方虽大,可是多年来的抽取,兵力已经枯竭。南方同样经常有战事,两广民乱,云贵叛乱等等。
卫所的军户,已经不堪服役,需要修生养息。
因此对于这个要求,朝廷不但不会反对,反而会大力支持。”
唐清安笑了笑,走一步看三步,这条建议不会这么简单。
海贸的事情,贾雨村也有参与,以两人的关系,此事不必隐瞒他,而且本来需要他的配合。
“我计划用海船,去南方运兵到金州。”
“这是为何?”
贾雨村纳闷道。
“难道是担忧南方的士兵,一路行军太久?”
唐清安让人取来军司,关于海盗突然北上的原因分析的文书,递给了贾雨村翻阅。
贾雨村第一次见这种文书,因此看得非常的仔细。
一旁的唐清安也不急,等着贾雨村慢慢看。
海盗突然北上,原因说复杂也复杂,说不复杂也不复杂。
福建等地的百姓,是一定会出海的,任什么国情和政策,都不能阻止沿海地区的百姓出海。
因为福建等地的田亩,养不活人口。
这是大势。
而偏偏大周的海禁,这些百姓只要出海,不管何种原因就成为了罪民,因此害怕被官府发现。
百姓没有立足之地,要么下南洋,要么加入走私。
而偏偏金江镇的济州岛开市,靠着变相打开海禁的口子,以及官面上的关系,垄断了货源,影响了走私商人。
大周的商品不是无限的,反而非常有限。
乃至于发生了桑田之争。
后世的人,很难理解古代的生产力。
在唐清安穿越前的时代,商品愁的是销路,只要有人敢下订单,就敢暴产交付。
可是大周不同。
因此唐清安垄断了货源,导致走私商人获得的商品量直线下滑。
大周的商品是爆品,却因为生产力低下,跟不上市场的需求,那么必定一方获得的商品多,另外一方就获得的少。
这是无法解决的冲突。
历史上因为生产丝绸占地过多,南方的官员多次因为桑田农田而争论。
稻米可以吃,而生丝不能吃。
农业的时代,这一句话就概括了此矛盾。
因此关于商品的生产量,不是无限的,不是金州有多少订单,国内就能生产出来多少。
多一分桑田,就少一分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