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曹越的自信(2 / 2)

明帝国 黄昏前面 0 字 2022-10-31

见诸将都这样表态,但并没有人说出什么有实质性的建议,曹越也马上将自己的计划宣布了。

大同府有浑源州、应州、朔州、蔚州四州及大同、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七县,这些州县,基本在大同的南面,对大同起不了拱卫作用。建奴从北方来,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同城。

可以说,这战曹越只需要守住大同城就行,其他州县基本不要去顾及。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曹越还是连夜传出军令,令各州县守军严加戒备,以防建奴偷袭。

很快,传递军令的军士就冒着严寒,连夜传递消息去了。

曹越发明了滑雪和雪橇,传递军情的军士,也不需要再骑兵,撑着滑雪板行进就行了,辛苦程度比骑马小了不少。

曹越新募的人马大部分都在大同城内外,他计划明天一早,就让驻扎在城外的各营都开到城内。如何防御,他也做出布置。他亲自第一和第二营将士镇守首当其冲的北门,副总兵赵泰率第三、第四营守西门,副总兵吴明及副将高清率五六两营守东门,朱阳同样领两营将士守南门。

另外两营当作预备队,同时征用民伕充当运输及后勤人员。

布置完任务后,各将也都领命而去,曹越留下曹杰再商量明天或者后天将要发生的战斗该怎么打。两人合计了个把时辰后,曹杰这离去。在完全了解了曹杰所领的火器营的训练情况,及天寒地冻情况下火枪的性能后,曹越心里更有底气了。

他相信,即使火枪不能使用,光凭如今的兵力及准备情况,他也有信心击退来袭的建奴。

让曹越自信满满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大同城修建的非常坚固,没有重火器的建奴想要在大冬天攻破大同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由于是京畿屏藩,大同军事位置十分险要。洪武五年大将徐达在旧城基础上增筑,城墙四周新建了五十四座望楼,九十六座窝铺,城墙外马面凸凹相间,排列有序。突出部分为城墙垛子,每边计十二个,外加角墩四。墩作梯形结构,四角墩外各建控军台一座,上架踏板与城墙相通。

大同城墙高大,东、南、西、北四门都有坚固的瓮城。

大同城有一个独特现象,它并非一个单独的四方型堡垒状城市,大同城格局由四部分组成:主要部分为高大坚固的镇城,在镇城的南、东、北墙外另外各有一个自成一体的四边形小城,分别叫做南小城、东小城、操场城,而各个小城也有独立的瓮城和月城,均与镇城相隔不远,用吊桥与主城连接。

如果要进入大同镇城,必须先要通过三个小城中的某个,光通过的城门就至少需要过四到六个。就是进了外围的小城,主城的吊桥不主动放下,仍然进不到大同镇城里,这种防守措施使大同镇城真正成为了固若金汤的安全之地,为中国古代军事建筑中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

倚坚城而守,麾下又有五万人马,曹越自信心不暴涨那才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