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2 / 2)

好主意啊。就这么办众盐商纷纷鼓掌。笑道:对宁可把银子送给九千岁的侄子外甥,也绝对不便宜张好古那条小阉狗,便宜那些臭泥腿子最起码,以后说不定还有用得上九千岁的子侄的时候对,就这么办,明天就让龙遇奇把九千岁的侄子外甥请出来,先把他们喂饱。让他们去收拾张好古那条小阉狗。</p>

看到二十几个扬州盐商那副喜笑颜开的模样。李家国和李家斌兄弟也是对视一笑。李家斌又低声说道:各位掌柜的,不过你们也别太看了张好古那条诡计多端的小阉狗,他要是琢磨出什么诡计绕开魏良卿和傅应星,说不定就又从你们专走银子。但你们也不用太怕,你们只要记住一点。对张好古不理不问不见面,他就拿你们毫无办法他如果主动上门去找你们,或者让龙遇奇和刘锋出面召见你们,你们就这么办,</p>

哈哈哈哈哈。李二公子果然妙计小阉狗张好古这次肯定愕空着手离开扬州了。好不容易等到李家斌说完,扬州盐商已经笑成了一团。见计议已定,扬州头号大盐枭汪福光这才说道:好,既然大家已经商量好对付张好古那条小阉狗,那我们也别楞着了,都坐下喝酒吧。对了,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各位,秦准名故杨宛杨姑娘也到了扬州,我足足用千两纹银,才把她请到了这条花船上,为我们谈唱她的新</p>

杨宛就是那位草书冠绝江南杨宛叔杨姑娘我可是在通州都听说过她的芳名李家国惊叫问道。汪福光点头,笑道:不错,正是杨宛杨宛叔。杨姑娘她可是现在的秦淮第一名妓,艳名之盛,直追当年的秦淮艳马湘兰马姑娘,卖艺不卖身,能诗词娴南曲,又善书画,才貌双全。寻常人就是想要见她的芳容一面。也是难如登天啊</p>

那你汪老官板还等什么还不快把杨姑娘请出来一见李家国拍着桌子大叫道。其他盐商和李家斌也是大叫。对,对,快把杨姑娘请出来一见。我们都等不及了。</p>

诸位。小女早就已经来了屏风背后传出一个清脆悦耳,但不等任何感情的冰冷声音。李家国兄弟一伙人屏息静气中,仕女屏风背后人影一闪,一名怀抱琵琶的青春少女袅袅婷婷的走了出来,十五六岁的年龄,淡红色衣裙,秀丽长随意披散,婀娜迷人的身段,虽然还没到成熟的年纪,但清淡的朱唇和润红的脸蛋散着青春的活力,却好象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妩媚而又动人。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那张俏丽的脸蛋上表情太过冰冷,仿佛冰山一样让人无法触摸,也让在场的李家兄弟和扬州盐商情不自禁的生出一个念头,这个小美人,如果笑上一笑,那就更好看了</p>

杨姑娘。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就是李三才李大人的大小公子。这位是乔承望乔老爷,先朝监生出身。这位是陈地桥陈老爷,扬州城里著名的大盐商。汪福光迎上前去,依次为杨宛介绍在场诸人。杨宛则是一一点头行礼,轻声问好,好不容易等到汪福光依次介绍完毕,杨宛这才轻轻的说道:两位李公子,诸位老爷,万福金安小女新作一曲。名曰醉落魄,请两位公子和诸位老爷指点。</p>

好。李家兄弟和众盐商一边贪婪的盯着杨宛的身段脸蛋,一边大声叫好。而杨宛也不多言,径直坐到了花船台上,抱直琵琶,美目冷然注视前方,冰凉而雪白的手指一抚,弦索一动,宛妇女响珠跃鹏啭燕语,宛如天赣的歌声也随之响起:</p>

春因</p>

春来几许花明柳暗平分取。空中香乱群蜂舞。翠幄张天,人在深深处。</p>

声声又听催花雨,燕莺空惹闲愁绪。衔花早过东墙去。新水芳泥,莫使春风误</p>

歌声清雅。每一句都配了琵琶的韵节,时而如流水综涂。时而如银铃玎玎,最后莫使春风误那一句,琵琶声若有若无,缓缓流动,在场众人无不听的心旷神怡,有的凝神闭目,有的摇头晃脑。琵琶声一歇,李家兄弟和扬州众盐商喝采。李家国还摇头晃脑的说道:词妙,曲妙,歌喉更妙当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杨姑娘,你简直当的上歌神。二字</p>

对对对。杨姑娘的歌喉,确实当得上歌神二字二十几个扬州盐商点头如鸡啄米,大声附和李家国的刻意讨好,心中却在琢磨怎么才能把这个卖艺不卖身的小美人儿弄上床去,狠狠蹂躏一把。而杨宛不动声色,仅是轻声谦虚说道:李大公子,过奖。</p>

不过奖。不过奖。李家国连连摇头,又满脸堆笑的问道:杨姑娘,早就听说你是卖艺不卖身,不知道杨姑娘到底心归何属生能否有福分,一亲姑娘芳泽</p>

杨宛不答。仅是将冷漠的目光移向窗外,注视着窗外被花船灯光映得五光十色的月下湖面,心中轻轻说道:是呀。我的心上人,什么时候能够出现呢</p>

阿嚏阿嚏与此同时的运河河面上,正在月下赏月的张大少爷连打两个喷嚏。揉着鼻子,嘀咕说道:一骂二想三感冒,看来一定是大老婆熊瑚又在想我了,,张公子,你去那里你把我叫出来赏月,怎么网出来就又回去了你又砸茶杯干什么这条船是官船,上面的东西都是国家出钱买的,你砸了我可得赔钱,别别别,别砸了,我这个月的俸禄要没了</p>

注:杨宛,字宛叔,一作宛若,明末金陵秦准名妓,明末著名女才子,擅长诗唱。著有钟山献四卷,续集一卷,再续一卷。杨宛十六岁时嫁给孙承宗部将茅元仪为妾,后与陈圆圆同时被田弘甄选送入皇宫,出生命份不详,但茅元仪长期驻扎辽东,天启六年才返回江南老家,由此可以推断,杨宛现在应该是十五岁。,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