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狗少也有犯错时(2 / 2)

九月二十五日,张大少爷和魏忠贤未雨绸缪提前准备的第二波平叛军队抵达屈野,与起义军决战,一场血战下来,起义军吴延贵部终于被击溃,放弃神木退回府谷县城坚守,官军数次攻城不下,王嘉胤军又从山西境内迅回援。粮草不足的平叛明军两面受敌,不得不暂时撤退到榆林卫,起义军重新控制神木。几场大战下来,王嘉胤和吴延贵的起义军虽然被压缩在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无法闹出更大动静,但官军也始终无法将之全歼,只能与之对峙。这么反复折腾下来,不少脑后生有反骨的陕西百姓难免都会有点想法了,原来造反抢粮食,也不是什么危险的事,朝廷官兵,也不是那么的管用。</p>

九月二十八日,已经被朝廷起复任命为延安知府的前任陕西道御史高鸿图抵达蓟州,提出拜见张大少爷。刚一见面,高鸿图就哭丧着脸。用带着埋怨的口气嚷嚷道:探花郎,你可真够意思,帮我洗脱了罪名不说,我帮我升了官一可怎么偏偏就是延安知府难道探花郎你不知道,那地方正在闹乱贼,贼势还很大咱们好歹是同乡啊</p>

别怪我,也别怪朝廷,耍怪就怪高老乡你运气太差。张大少爷无可奈何的一摊手,苦笑着说道:府谷贼乱,既需要重兵进剿,也需要能臣安抚,防止贼乱扩大。重兵好说,把陕西和山西的军队调几支过去就行了,这能臣就难挑了,既得熟悉地方情况,又的清廉自律,官声良好高老乡你网弹劾过延安税监,到过现场。又从来没有掌管过地方财政。没有贪污嫌疑,官声当然过得去所以帽子不大肥瘦合适,恰好就砸到高老乡你的头上了。</p>

唉,这么说来,也真是活该我倒霉啊。高鸿图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摇头苦笑。不过这些话当然是玩笑话,张大少爷顶着压力举荐网得罪了税监老大魏忠贤的高鸿图起复,这份人情之大,远非寻常的官场举荐可比。何况高鸿图也非常清楚,越是问题大的地方。也最容易捞功劳,府谷贼乱如果能在高鸿图手中平定,又有张大少爷在魏忠贤面前拉上一把,高鸿图的升官度之快,肯定要远过那些苦巴巴熬资格的普通官员。所以高鸿图开完玩笑以后,很快就主动把一叠总数三千两白银的银票塞到张大少爷手里。</p>

高老哥,你还是收回去吧,咱们是老乡,不玩这些。平时里见钱眼开的张大少爷忽然改了性子,摇着头把银票塞还刚闷日,又说道你到了延安卜任以后,到外都是花钱的地。纹此银子带到陕西去,说不定能解你一次大难。</p>

见张大少爷执意不收,高鸿图也不好意思坚持,只愕讪讪的收回银票。又说道:探花郎,这次你可千万得帮我的忙,老哥我是御史出身。弹劾参人是拿手好戏,可是这安抚百姓和剿灭乱贼却是从来没干过。魏公公也说了,探花郎您是我大明难得的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叫我去疾西上任前先来蓟州请教平乱之策,还请探花郎千万不吝指点。</p>

老哥客气,我那算得上什么文武双全张大少爷难得说了一句大实话,又严肃说道:不过如何剿灭府谷贼乱小弟到是有八个字送给老哥一恶必办,赋税莫征。</p>

恶必办赋税莫征请探花郎详细指点。高鸿图虚心请教道。张大少爷答道:恶必办,意思是府谷贼乱几个带头人,象王嘉胤和吴延贵这些反贼,在朝廷大军的围剿下,不管他们是否降伏,都必须处死千万不能死抱圣贤学说,给他们什么改过自新的机会,要杀一傲百,杀鸡做猴要知道,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其他的反贼就会生出杀人放火受招安的心思,抱着侥幸心理再次聚众作乱,导致局势糜烂,不可收拾。所以一句话,带头的必须得杀,最好是用计骗得他们投降。再把恶活剐要让心怀叵测的宵小鼠辈心生胆怯,不敢生出二心</p>

杀俘高鸿图打了一个寒战。心说怪不得有人在背后把我这个老乡叫做白起果然是心狠手辣张大少爷则接着说道:第二条赋税莫征,意思是老兄你到了延安之后,千万不能追着百姓征税,你要知道,陕西连年干旱。老百姓都已经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了,还有什么银子钱粮交税交赋朝廷又一时半会拿不出钱粮赈济,你还逼着百姓交税交粮,不是把百姓逼到反贼那边么</p>

不收赋税。高鸿图日瞪口呆。惊讶问道:那我怎么向朝廷交代高老兄,你是陕西道御史,在陕西呆了好几年,陕西这些年来有那一次是把赋税钱粮向朝廷交足了朝廷又下旨责办过那一个交不足银子钱粮的县府官员。张大少爷微笑着反问道:你以为朝廷真不知道府谷贼乱的真正起因连年干旱又从未赈灾,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的了。能不造反么可朝廷又因为平定贵州苗乱和辽东建奴需要大批的钱粮,实在挤不出粮食银子赈济陕西,不得已,九千岁只好对陕西的税赋征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变着法子的减少百姓负担,陕西连旱六年才一直都风平浪静。只是今年旱得实在太厉害,还闹起蝗虫,听说府谷一带连树皮草根都吃完了,贼乱才最终闹了起来。所以你到了延安府以后,只管放心大胆的免税免赋,安抚百姓,朝廷绝对不会追究你的责任的</p>

那我何不如直接向朝廷请旨,请朝廷直接免了延安府今年的赋税。那不是更直接方便高鸿图疑惑问道。张大少爷也不客气,直接喝道:老兄你傻啊你敢向朝廷请这道旨,九千岁就能把你臭骂一顿,还非得逼着你征收赋税一延安府有贼乱就免税,那不是等于告诉其他州府,只要治地里有贼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向朝廷请求免税了么你这个道御史还能不明白地方官员那些弯弯绕到那时候,地方官府有意纵容,贼乱想不扩大都难只有你自己变着法子免税,九千岁才会睁只眼闭只眼放你过去。</p>

多谢探花郎指点,愚兄蠢钝。还真没想到这点。高鸿图擦了一把汗,心说难怪这个张好古年纪还没我一半,就已经爬到巡抚的位置上,这种揣摩上意的玲珑心思,我这辈子恐怕都学不到。</p>

军情如火,高鸿图不敢久呆,只在蓟州住了一夜,向张大少爷讨教了一下平叛治军的具体细节,还有商量好明年在陕西推广种植狗著。第二天清晨便告辞出,重赴陕西上任。临别的时候,迟疑了许久。张大少爷终于还走向高鸿图说道:高大人,这次你赴延安府上任。有一个人,你得注意一下。</p>

什么人高鸿图随口问道。张大少爷答道:他的名字叫李鸿基,是延安府米脂县驿站的驿卒,你上任之后,应该立即把他抓起来。</p>

为什么他做了什么大案吗高鸿图莫名其妙的问道。</p>

也是该来有事,张大少爷如果直接说自己看李鸿基不顺眼,想把他砍掉,那么高鸿图为了报答张大少爷的脱罪起复大恩,说不定到了延安府二话不说就真把那叫什么李鸿基的一刀宰了。可是张大少爷考虑到高鸿图是维持法纪的道御史出身。无缘无故的叫他无辜杀人,只怕他难以接受,所以稍作盘算后,张大少爷鬼使神差的说道:高大人你也知道。我和东厂镇抚司的关系都不错,我无意中从他们的堤骑口中得知。这个叫李丹基的驿卒和反贼王嘉胤吴延贵有一些勾结,有可能和这两个反贼勾通消息,为了安全着想,你上任后最好立即把这个人给收拾了。</p>

多谢探花郎指点,愚兄明白。高鸿图一口答应,心里却完全领会错了张大少爷的意思,这个探花郎老乡对我真的没话说,通过东厂镇抚司知道李鸿基是反贼王嘉胤吴延贵的同党,就事前给我提醒。等我上任后,是得立即把这个李鸿基抓起来严刑拷打,逼问反贼王嘉胤和吴延贵的动向。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