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雾散 军阵如山(2 / 2)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0 字 2022-11-23

“这…这是哪来的人!”齐齐克惊愕的眼珠子都快突出来,一时之间只是不知所措。

其余蒙古人也是极力调整坐下战马,不知是冲是退。

眼前密密麻麻,刺猬一般的明军军阵,让齐齐克止不住的冷汗直冒,除了那永安军以外,齐齐克想不到,南朝还会有什么其他的兵马能有如此的阵势。

当下那股子最初的豪爽劲便散去了大半,萧亦数败扬武大将军阿济格,不提两蓝旗与两红旗内已经将其说的三头六臂,如今就连多尔衮都是对其忌惮不已视作大敌,自己能打的赢吗?

“要不…要不先退回去禀告贝勒…?”一个蒙古台吉弱弱问道。

就是这犹豫的一小会,使得蒙古人的骑兵优势荡然无存,永安军可不会给他们任何反应的机会。

随着沉闷的一声鼓响,山坡之上两千余鸟铳手忽然起身立在齐齐克等人眼前,阴冷的眸子带着森寒的杀意,手指握在扳机上随时准备扣下。

永安军不止是衣甲军械在不断更新换代,各种口令也在不断变化,起初是将官喝令,但从辽东回来后就有人提出此种做法的弊端。

现在永安军人数越来越多,一场战斗下来,各甲哨将官多是喊的声嘶力竭,回来后是嗓子干哑疼痛,没个十天半月不能痊愈。

听到后,萧亦对提出问题的将官大加赞扬,并为其记了小功一次,随后立即找来全军将官商议。

众人商议两日,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由鼓点形成的一系列鼓令,总共二十六条常用的鼓令,配合诸多的口令,形成二十六条例令。

萧亦与永安军诸人设立时不会想到,这二十六条例令将会流传甚广,沿用许久。

如此一来,不仅永安军各将官方便许多,下的命令也可以很直观迅捷的传达到每一名将士的耳中。

这时,刘通手中系着红丝带的大刀猛力一挥,恶狠狠吼着:“炮!”

听到刘通的喝令声,车炮营的炮手们在安全的阵中,将早便是准备好的弹丸推入母炮中,随后引燃引线。

蒙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永安军的阵列这边已经是火炮齐,轰隆隆的声音震耳欲聋的响起,即使是几里外的聚落所城也听得清清楚楚。

由于是野战,永安军的火炮弹丸全部换成了霰弹,这种弹丸对于杀伤比较密集的敌军有奇效。

萧亦对于火器异乎寻常的重视,所以上次扩招后,永安军的火炮足达到了上千门,虽然是以小型炮与中型炮为主,但在野外时杀伤力却是有增无减。

看到眼前遮天蔽日的炮弹袭来,蒙古人已经是心惊胆颤,坐下战马也由于突起的巨响而无所适从。

第一轮齐射很快落到蒙古骑兵中,顿时蒙古人之中便出现了不少的真空地带。

之所以说是真空地带,是因为这里的蒙古人不是四散奔逃,便是被炮弹击中成了地上血滩中的一个。

一名骑在马上的蒙古骑兵听到响声,毫不犹豫的拍马便逃,不过他还是慢了,一颗滚烫的弹丸朝他疾射二来。

只听一声微不足道的惨叫,弹丸直直的从这蒙古人胸口穿透而过。

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弯刀,倒下的瞬间,这蒙古人在失去意识前竟然看到自己空空如也般的胸口,仍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炮弹过后,便是连绵不绝的炒豆一般的爆响。

铅弹从鸟铳中被推射而出,疾风骤雨般的击打在还未缓过神来的蒙古骑兵中,顿时便是一阵人仰马翻,惨叫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