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得不战(2 / 2)

三国王者 天豪 3974 字 2019-10-15

所谓流言,既是恶意中伤。最后得到好处的人就是真凶。流言中,主公是一无才无德的废物,孙灿也是莽夫小人,只有刘备大仁大义,乃世之贤主。所有的好话全是赞美刘备,坏话都在主公、孙灿的身上,这还不足以表明刘备就是那个得利着吗?主公,为了荆州的安危、为了主公的霸业。应该,立刻撤其兵力,严惩此小人。”

刘磐也找不到说词来辩驳,没办法,流言太过密集,而且处处针对刘备的好,有时候他自己都怀疑刘备到底是仁义的君子,还是无耻的小人。

这时,突然传来刘备的秘信。

刘表神色不安的命人呈了上来,见信上写道:“兄长,愚敌此处战事平稳,孙灿虽誓得樊城,但弟新得一军师徐庶……”

看到这里,刘表的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徐庶是他千求万求,费劲心思,才求得的一位贤才。可是,在自己的军中没有呆上十日,就告书离去,没有想到,如今居然投在依附自己的刘备身上,这摆明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没刘备出色吗?

心中突然有种淡淡的不快,他继续看下去:

“徐庶才华过人,一点也不弱于孙灿麾下的众谋士。备借用其智,将樊城上下守卫的固若金汤,孙灿久攻不克,损兵折将。前日孙灿率大军出兵丹河,意向不明。以徐庶猜测,孙灿很有可能奇袭襄阳……”

看到这里,刘表忍不住惊呼了一声,神色很是慌张,再次看下去,信中写道:

“兄长无须惊慌,孙灿此人决非等闲之辈,不可以常人眼光视之。徐庶已经有了万全之法,只要兄长禁闭襄阳城们死守不出,孙灿定然无法对我军造成任何伤害。”

刘表看完书信,轻轻叹了口气,再次后悔起当日的举动,他无力的将书信传递了下去让众人出出对策。

韩嵩看完信后,愤然道:“刘备小儿,果然没安好心。既然已经知道孙灿要奇袭襄阳,为何不趁机两面夹击,将孙灿一网打尽何必说的如此冠冕堂皇。摆明了就是让孙灿攻打襄阳,然后在敌我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坐收鱼翁之利?好卑鄙……”

蔡氏一党,齐声附和。

刘磐却道:“玄德公此举非常合理,孙灿身经百战,大小战役,除个别失利以外,其余都是胜利。可见此人用兵极为得当,不可能如此莽撞。三思而后行,乃最稳健之法也。”

刘氏一党,也同样附和着刘磐的说法。

双方你一句,我一句,僵持不下。

最后,刘表还是看向了蒯良,询问他的意思。

蒯良想了很久,如今荆州局势紧张万分,强敌孙灿步步紧逼,大有一举消灭荆州的意图。内部,夺嫡之争,尚未平息,刘备的忠奸也变的模糊了起来。

襄阳城内流言四起,蜚语连绵。走错一步,就会满旁皆输。

他也不敢妄自定论。

静心思考道:“孙灿率军深入我军腹地,无论他意欲何为,都犯了兵家之大忌。而刘备打算死守不攻,很有可能是韩嵩说的坐山观虎,也有可能另有想法。徐庶此人才智在我之上,也许他已经洞察了孙灿的计谋,只是未说。但无论如何,刘备此刻的名望,已经给荆州带来了危机。

如果再由他打退孙灿军的话,那民心所向的将会是刘备而非主公。因此,刘备的计策绝不可用。

唯一能克敌的方法,就是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前后夹击孙灿大军,以强硬之法,将孙灿击溃于荆州腹地,让他无翻身之力。如此才能解决强敌之余,让荆州不被内患所害。”

于是,便道:“孙灿此举乃自寻死路也,他们长途跋涉,进入我军腹地作战,我军就已经占了上风。只要联合樊城刘备,双头并出,合力歼之,必可获全胜。”

刘表知道蒯良忠于自己,没有什么私心,见他也同意出战,便道:“既然如此,传令下去,准备战斗。我立刻修书一封邀玄德弟出战。”

樊城议事厅。

刘备看着眼前的出战书,面色一片尴尬,说道:“军师,看来备要食言了。吾兄既然执意出战,备也无可奈何。”

徐庶并未在意,这情况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了,荆州的流言蜚语,才是他最担心的。他和刘备都没有这么干,唯一可能做的也只有孙灿,孙灿的目的是什么?这实在让他忧心不已。眼下刘备还是寄人篱下。一切物质全是刘表供给,一离开刘表他们连稀身之地而没有。

因此,他们不得不服从刘表。

刘表说打。那也只能够打。

徐庶坚决道:“主公,既然要打,就必须速战速决,利用我们的优势压对方劣势,猛攻猛打,一口做气,不胜则败。”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