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战后总结(1)(2 / 2)

“总统,‘秦国’级航母建造进展顺利,再用两个月,‘秦国’号、‘赵国’号就可以下水,

间。没有时间让他们进行太多的训练,估计三个月现役,舰载机地生产也很顺利,现在还没有进行全国总动员,一个月的产量就达到了五十架,一旦总统发布了战争总动员力,生产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月一百五十架。”

林杰摇了摇头:“现在不是进行战争总动员的时候,单凭现在的军事力量。就完全可以打败日本人了。我估计得再过一两年。才会把国民经济转到战争状态上来,要是提前总动员的话,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赵副总长,欧洲的战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欧洲现在已经处于僵持状态。八月二日,德国出兵卢森堡,轻而易举地吞下了这个小国;八月三号,德国进攻比利时。并于八月九号占领比利时全境;八月二十一号,做好了充分准备地德军分五路进攻法国北部,法国人大败撤退;九月三号,德国军队进逼巴黎;九月四日至十二日,英法联军与德军在马恩河一带进行了激烈地战斗,德军战败,不得不退守安纳河一带,现在双方还在僵持中。从这一次地战役中可以看出。德军训练有素。作风顽强,其战斗力在英法联军之上,可是他们的指挥出现了问题。而且制定计划时显然小看了英法联军,本来想着速战速决,现在显然已经指望不上尽快结束战争了。”

林虎说道:“没错,德国军队的素质虽然在英法联军之上,可是无论从经济、占有的资源以及所能动员的人数来看,德国人都处于下风。所以,他们想速战速决,以尽可能发挥自己军事上的优势,僵持对他们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林杰点了点头:“我知道,欧洲地这场要是打久了,输的肯定是德国和奥匈帝国,他们输就输在后劲不足。从现在的情况下,德国人风头正劲,起码一年之内,他们还将处于进攻地位,再加上开战前我们卖给德国人那么多武器,以及德国人自己那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我估计,他们起码可以保证这样的进攻地位两年以上。其实,如果没有其它国家加入的话,协约国想打败德国人,没有个五六年时间的根本就不行。不过,这得有两个前提,一是意大利人站在德国这一边,或者干脆保证中立;二是,美国人不参战。”

林斌奇怪地问道:“总统,意大利不是同盟国的一员么,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参战,可是也应该不会站在协约国那一边吧。至于美国人,欧洲对美国人虽然重要,但是还没有重要到非得参战地程度,无论谁战胜了,都不敢轻易得罪美国人,他们也没有必要参战吧。”

林杰笑了起来:“总理,你是个好管家,只是对列强地性格有点儿不大了解。意大利是一个出名的墙头草,在和平时期,他多少还算是一个大国,可是一旦发生战争,他能够起的作用不大,这是由于他们国民那超级厌战地性格决定的,其部队的战斗力在列强中只能算三流,别说跟其它大国打,就算是跟只有步枪的非洲一些较大的国家打,他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顶多只能欺负一下拿着大刀的小国而已。还有,意大利是个有着悠久经商传统的国家,骨子里商人的本性远远比军人的本性占的比例要大,一旦英法等国给了他们足够多的好处,他们商人本性一发作,有很大可能会加入到协约国阵营中去。他们部队的战斗力差,想跟德国人打,肯定是每战必败,不过,却可以在德国南部牵制住大量的德国军队,此消彼长,一旦意大利人反目,德国人将立刻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至于美国,他虽然也是一个商业立国的国家,但是与意大利不同的是,他是一个拥有巨大工业潜力的,军事力量不在英法两国之下的世界性大国,只是,他崛起的时间较晚,等到有实力的时候,殖民地基本上已经被列强占光了,所以,美国政客们其实心里特别想参战,以获得与他们实力相符的殖民地和世界地位。不过,美国毕竟是一个美洲国家,国内的反战力量也较强大,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没有等到快水落石出的时候,美国人不会参战的,他们最最拿手的,其实是落井下石。在战争的前期,美国人其实打的是跟我们一样的主意,就是与双方都保持着一定的贸易关系,做好生意赚足钱,等看看那一方快支持不住了,他们才会痛打落水狗。而在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美国人明显的偏袒协约国,毕竟他与英国同祖同宗,双方的价值观也基本上一样。

不过,我们中国这一次攻打日本,显示出了足与与美国人相抗御的实力,无论从科技上还是从经济上来讲,实际上我们都比美国人强上一些,军事潜力也更大一些,而且,我们有点儿偏袒德国人,这样一来,美国人参战的时候就要多多考虑一下,在没有了解清楚我们中国真正目的之前,他是不会参战的。不过,我们想让美国人参战,只有打败了美国人,在以后的世界格局中,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一个霸主,要不然,我们永远也只能跟美国人平起平坐,算不上是世界上的真正霸主。至于如何让美国人参战,现在谈这些还为时过早。不过有一点大家得注意一下,在与美国人宣战以前,我们必须保持与他们的友好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利用美国人与英国人之间的关系,两边占便宜。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