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雨来之前先刮风(2 / 2)

民国立志传 黑胡子 3305 字 2019-09-21

中央政府曾多次与拉萨交涉,希望设置驻藏机构,行使国家主权,但是一直没有谈拢。袁世凯时期,由于需要英国支持这件事被忽略了,只要西藏不闹独立,中央政府也不多过问西藏事务。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到是叫嚷过,不过后来中国内战也就不了了之。目前,中央政府一直在谈判,为了将被动化为主动,杨洪森这才主动找茬。

在国会中杨洪森要求对西藏用兵得到了多数议员的支持。

根据中央情报局在西藏站发回来的情报,西藏的机动兵力有5000人,装备着清一色的英国货,接受过英国教官的长期训练。除此之外,西藏还有大量的土兵,但是装备低劣,缺乏训练。陆军部认为入藏作战只需抽调一个正规陆军师就完全足够了。

杨洪森在每次挑起事端的时候,总是要进行政治动员和大规模的舆论宣传。

新疆、蒙古、西藏的动乱与近期中苏恢复邦交联系在一起,就不免让人产生遐想。民众普遍认为这是英国在向政府施压。

驻北京的苏俄代表再次阐明了态度,即新疆、蒙古、西藏都是中国领土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英国此时底气不足,但欧洲战事就要结束,远东方面事尽可能拖着。

和平谈判与军事行动两者之间并不发生必然的冲突。

陆军师到达昌都时,藏兵已经全线后退。在拉贡地区,双方进行了一次试探性接触。藏兵不敌退入拉贡,中国部队随即对拉贡进行炮击,期间共发射了40余枚化学弹,遭成了包括平民在内近3000人的伤亡。拉萨方面得知此事后极为恐慌,虽然撤下的军官声称毙敌上千,但是捡回一条命的英国军官却私下透露中国军队几乎没有损失。

英国确定这是一支精锐中国陆军师。

分辩中国军队是否系精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们装备的机枪数量。

可是,机枪也分为重机枪和轻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的虽火力强大,但是机动能力差,价格昂贵,中国军队无法大量装备。这就需要添置一些“迈德林”轻机枪来加强步兵火力。而且在战时中、德技术交流中又从德国引进了“柏克门”冲锋枪,此枪在上海、金陵、安庆、汉阳等兵工厂都有大规模的仿制。

中国陆军从内战型调整为国防型,川军、滇军、桂军等地方武装中央化后武器装备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和更新,藏兵远不及,昌都攻略失利可以归结于汉人占据了地利,但是拉贡的失利,则是两者间实力的差距。由于中国对英国的敌视态度,英国请美国出面调停,但是美国人巴不得中国将英国彻底赶出中国,而且中、美关系一直很亲密,如果因此事导致中美关系什么变化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这是中国的内政,我们美国政府不便加以干涉。”

英国对中国施压收效甚微,而且还遭到中国国内的强烈反弹,上海英国领使馆,每天都有大批静坐的示威群众。

拉萨方面,达赖正在准备再次逃亡印度,农奴主们希望达赖去南京,他们担心中央政府的部队进入西藏会对他们展开报复。西藏另一位重要人物在拉萨与达赖见面。最后,作为全权代表前往南京与中央政府谈判。

入藏部队此时并没有停止脚步,他们进驻恩达后继续追击撤退中的藏兵,筑路大军以及工作组紧随其后。西藏之所以敢与中央政府对抗,就是因为西藏山高水远,交通不便。虽然没有钱修建川藏铁路,但是修条公路的钱还是有的。杨洪森指示:“部队到什么地方,路就修到什么地方。”等西藏代表入川的后半程都是乘坐卡车,在成都一行受到了宗教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对国内的情况极为关注,西藏要抵卸外来的侵略,就必须仰仗中央的力量。

说起来达赖也曾是一位抗英积极分子,由于中国动荡的局势政府无力提供援手,这样万事都要靠自己,而在印度流亡的那段时间达赖彻底失去了抗击侵略者的信心。

孙中山、杨洪森的大名又怎么没有听说过,那些进出于高原的汉人商队,不但带来了高原上所需的商品,也带来许多外面的信息。

川藏边界纠纷,本质是中、英政府间正面的力量交流。

西藏政府只是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