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施粥救济(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寿春县城北边十几里,有一座八公山。八公山是寿县城北诸山中之一山,向为名胜之地。

八公山名,起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八公在此学道成仙的神话故事。

《水经注》:“淮南王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养方术之徒数千人,皆为俊异焉。多神仙秘法鸿宝之道。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住衰之术,未敢以闻。

八公咸变为童,王甚敬之。八士并能炼金化丹,出入无间,乃与安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者,俱得上升。

其取升之处,践有石陷,人马迹存焉。故山即以八公为目。”

由此神话,又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八公山遂扬名于世。

至晋在此展开的“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大举南侵,谢安委谢玄为前锋都督,以八万兵力击败号称百万的秦兵,成为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战。

苻坚、苻融登寿阳城望八公山草木皆类人形,疑为晋兵,败逃时听风声鹤唳,亦以为晋追兵,遂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语,八公山更名闻天下。

这八公山上,有西汉淮南王刘安修建的王宫,只不过年久失修,如今已经有些破败了,经过时间的流逝,王宫也变成了道观,只有十余人的道士居住其中。

袁耀让太史慈暂时接管了道观,在此地进行施粥赈灾之用,那些道士倒是十分乐意。

毕竟这是有功德的事情,道观里的道士们自然支持,他们不仅支持,还分出人手来帮助修建粥棚,搭建临时的木屋。

而袁耀经过两日的转悠,在这八公山附近逛了个遍,却并未找到他想要的石炭。

正当袁耀有几分沮丧的时候,他灵机一动,想到袁术一开始跟他说过,有铁匠已经采用石炭进行锻造,便在寿春找到了一个铁匠工坊。

却正好看见这铁匠工坊里面,那炉子里燃烧的,正是烧的火红的煤炭。

见到此物,袁耀当即大喜,与其聊了几句之后,便问清楚了这煤炭的来源。

原来在寿春北面三十多里的下蔡县城外的山中,就有很多的石炭,而且是裸露在山脉表层的煤矿,许多煤炭资源,甚至都不需要怎么挖掘,可以进行直接开采。

八公山就在下蔡县与寿春县的中间,袁耀听完顿时大喜,连忙邀请老铁匠跟随自己一起前往那下蔡县的山中探寻煤矿。

在老铁匠的带领下,袁耀当天便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煤矿。

正如那老铁匠所言,这里的煤矿资源极为丰富,黑漆漆的石头全部裸露在山体外面,只需要往土壤下面挖两锄头,就能够挖出大量的煤炭。

这可让袁耀兴奋了起来,同时开始庆幸自己选择在八公山作为赈灾之地的好主意。

此地距离八公山只有不到二十里的距离,将挖掘出来的煤矿,运输到八公山来,也就是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十分方便。

等在八公山将煤矿全部做成蜂窝煤之后,便可以开始售卖。

三天的时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

寿春城开始施粥,赈济灾民的事情,也开始在附近传了开来。

寿春城外,一块告示栏前。

两个勇士营的士卒,将一张告示张贴在这告示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