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这个没问题(2 / 2)

但无所谓是一回事,嘴上要想揭个短什么的,自然是很熟练的:“就这123厂啊,还真就只能是这出息,也怪不得67年的时候,它们厂武斗双方打的那么凶,这都是一群刁民啊!”

到了这里,刘教授话语中更是毫不掩饰地带着嫌弃之意,看来他对于当年123厂那次震惊全国的流血事件是很有看法的,而现在又经过这一次事件后,更是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刁民的评价,想必以后对123厂的印象更是好不到哪里去了。

还真是一个有趣的教授,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文人风骨,对于那些动不动就动手的行为,应该极端不屑的,就是不知道他明明也和自己一样,只是一个搞理工科的“工科狗”,真的能够算是文人吗?汪正国心里颇有些阴暗地想着。

至于刚才说的67年123厂流血事件,这个汪正国倒还是有所耳闻,差不多那次流血事件就能算是整个大革命期间,全国范围内武斗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的123厂级别很高,因此是配属了一个厂属民兵师建制,各种轻重武器都有。

在那次武斗中,双方直接动用了手枪、冲锋枪、甚至是机枪等武器,在后来结束火拼,双方撤退的时,更有人看到已经调整好射击参数的82毫米迫击炮,以及旁边准备好的十多枚炮弹,若是再僵持,那炮弹绝对不会含糊。

就现在事后看来,武斗双方之间是各执一词,也不说谁对谁错,但如此大规模的武斗在当时确实是震惊了全国上下,就连当时186都亲自出面过问此事件,这也从侧面反应当时123厂的彪悍,或者说是“刁民”本质,而当时在蜀都全程经历了这次事件的李教授,自然是对此门儿清,现在把那些破事儿抖出来,还真是挺有意思。

其实真要让汪正国来评价一下123厂当年的行为,他还就只能说:有胆子,川娃子真是什么都敢做,整个就是二愣子。

当时工厂的产派为了和外来“攻打”厂子的反派战斗,那真的是由厂里最高层领导下令打开军火库,将所有家当都拉出来干仗,也就是那时候123厂只生产战斗机,还没有让他们生产配套的机载武器,要不然这些家伙指不定就能把战斗机开出来溜溜,来一场史无前例的空地一体化武斗都不是没可能。

当然,也就是这种二愣子的性格,后来才在军工行业全面萎缩的潮流中盘活了123厂,八十年代约旦跑来买飞机的时候,就因为时间要求太紧,别的单位都不敢接,还是这123厂站出去,硬是把这个单子接了下来,之后在歼七二a的基础上,开发出歼七战斗机,这才开始了共和国歼七系列战斗机的辉煌外销之路。

所以说,汪正国对于当年那场武斗事件,其实是没有什么过多的评价,只能说是特定时期不同单位,在各自单位的地域精神文化基础上,所产生的必然事件,到现在事件已经过去十多年,过了也就过了。

随后又连续问了好几位路人,最后才带着刘教授一起,来到了一处稍显老旧的工厂门前,大门口并没有工厂名字,汪正国能猜到这家工厂应该只是123厂的一处配套车间而已,它甚至连个代号都不需要有。

孤零零的大门有些陈旧,门口的传达室倒是有人负责基本的安保工作,平时只管喝茶、看报的门卫传达室还是很悠闲的,汪正国走近传达室设立的对外窗口,再次说明来意。

这工厂的传达室明显很少接待外人,毕竟来参观考察一坐零部件配套工厂的行为,这确实很少见,大多数的参观考察,那都是冲着高大上的飞机总装去了,谁来还这破地方。

上下打量之后,又狐疑地看了看汪正国递过去介绍信,确认找不到疑点之后,这才懒洋洋地站起来!

“你们等着,我先去核实一下”<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