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到位(2 / 2)

好在这倪严两人都是正常人,倪光南是留学归来,对股份这种事能够想通,作为理想主义者,对这些虽然不太感兴趣,但这种对技术、人才的态度至关重要,所以他得收下。

严援朝这里就更简单,上辈子这位之所以摆脱体制,为的就是能够证明自己,年轻的严援朝想要有自己的公司,虽然一次次失败,但至少证明他想要走出四机部出来干一番事业。

当然,关于严援朝本人的身份背景,这实际也不是什么不能说,作为六十年代有资格从帝都出发去内蒙插队的存在,而且四年之后还在父亲的朋友帮忙下一跃变成电厂工人,之后还有宝贵的机会去读大学,成为干部,身份能一般?

还不止于此,大革命结束之后为了回帝都,放弃干部身份去帝都低压电器厂当工人,之后在哥哥的推荐下直接进入四机部工作,而当时严援朝的哥哥是把人直接推荐给小俞,想想,小俞那可是就读八一小学的主。

严援朝的身份.....似乎也不是那么简单,但问题是这位明明可以靠背景吃饭,却要凭借自己的才华混迹江湖,上位面的各种坎坷,也说明了这人的品质并非是二代气息浓厚。

这种人确实可以合作、交朋友,在他的身上,汪正国看到共和国未来586的影子,只不过两人选择行业不同,最后才导致不一样的人生。

仔细想想,所谓二代实际也是各种人都有,成龙成虫都不奇怪。

回过头,面对汪正国开出的条件,倪光南最先给出答案:“股份我接了,不过我还有要求:只做技术,不开会,不当官,不接受记者采访,满足这些,我就跟你去做。”

“当然没问题,首先,我没有官给你去当;其次,应付记者是我的事:最后,未来没有人能够逼迫你这位技术总工去开会,除非你自愿。”

对于倪光南的三不原则,汪正国给出了他的回应,对于这种醉心于技术的人才,有时候想想还是觉得挺可爱。

得到了倪光南这位大牛的加盟,再看严援朝的决定:“可以,这操作系统我做了,留在四机部也没什么意思,不如直接到一线去做科研、发明,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