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纳士(四)(2 / 2)

不过想想也对,人家都已经说了是在英特尔公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统一管理英特尔所有的cpu业务,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其牛逼,这资历和经验真是太老道了。

“英特尔?很华丽的任职履历,那既然是同行,我相信你也对开阳半导体有过一定了解,能够说说你对开阳的看法吗?”

汪正国所提问题都很正常,几乎所有公司在面试新人时候必备,不过现在这位显然并不是来面试,双方顶多算是有意愿坐下来了解一下对方而已。

“全线出击,产品多元化!”

虞有澄的看法和见解很简单,不过却很符合汪正国的口味,紧接着,这位又说起自他工作经历,同样很有意思。

“我实际在79年的时候就从英特尔离职一次,那时候大陆刚刚改革开放,我认为机不可失,就到帝都、花都那边当电脑产品代理商,召募200多用户在香江成立培训中心上课,后来发现美国的pc产品在大陆的销量惨淡,所以81年3月我又重回英特尔工作,应该说我对大陆的市场还是比较了解。”

原来在79年的时候能就壮着胆从美国那边辞职到大陆推广pc电脑产品,这眼光也确实够长远。

能看到大陆市场巨大潜力,却选错了切入时间,不得不说这经历实在是太戏剧性。

一位专门到大陆实地工作两年时间,之后回到英特尔公司统管所有cpu业务,目前看来,这位虞有澄确实挺适合开阳半导体。

“你的履历和经验确实非常适合开阳半导体,但有一点我很疑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选择离开英特尔,现在你地位足够亮眼,格罗夫退休之后,你有很大可能接手公司大权,所以能告诉我为什么选择离开?”

面对如此犀利的问题,虞有澄知道自己无法回避,略微停顿几秒之后,伴随着一阵苦笑,这才缓缓道出原委。

“还是天花板效应,或许你们认为我能够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成功突破了那层膈膜,但实际远不是那么简单,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实力以外,还有很大部分运气的因素在里面。”

“我先从英特尔公司前些年的营业数据说起,公司其实在86年之前,40%营业额与100%的利润来自于cpu部门,但80%以上研发费用都花在存储器上,那时候的存储器才是公司核心业务,所以我才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统领所有cpu业务,因为我领导cpu业务能够为公司赚钱,向存储事业部输血。”

回忆起自己当年风光时刻,他还是很么些感触的,毕竟英特尔的cpu业务是在自己手里发展壮大。

然而并不是所有功臣都能够享受自己应有待遇,虞有澄显然就是受到了不公,紧接着话语中甚至充满悲凉之色。

“1986年,公司同日本的存储产品大战以失败告终,英特尔不得不舍弃存储事业部,全面转型为cpu业务,这时候cpu业务就是公司重点,格罗夫不愿意看到我依旧掌管有关cpu业务的一切。最近这两年,我已经能够感觉他对我各种刁难。”<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