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 (三)下(2 / 2)

酒徒 5543 字 2019-09-23

“穷啊,没听说过逢年过节当家的就犯愁吗”,朱棣苦笑着开了句虚虚实实的玩笑。若将这北方六省比喻成一个家,他不就是个当家的吗?

“王爷马上就要富有四海了,还哭什么穷”。姚广孝很会说话,从见到朱棣第一面,他就毫不避讳地说燕王有帝王之相,左右随从皆将相之貌,哄得很多人将信将疑。这个和尚名气很大,凭借几手古怪的治病救人之术网罗了不少善男信女。他四下宣扬朱棣是天命帝王,正可了燕王的私心。一些从龙之心甚盛的将士便开始私下准备,幻想着有朝一日可辅佐明君登上皇位,成就徐世绩、李靖般伟业,流芳千古。一些商人也希望燕王能主持朝政,将北六省的执政方式推广到全国,当然,能给有功之臣永远免税之权更好。

几伙人凑在一起声势极盛,将燕王本来就不安分的心思勾得越来越活,若不是郭璞和徐增寿等持重之人在一边分析局势,屡泼冷水,说不定已经闹出什么事端来。

“休得胡言乱语”,朱棣笑着训斥了一句,“火都烧到眉毛了,大师还拿本王开心”。

“阿弥驼佛,出家人不打诓语”姚广孝宝相庄严,以佛祖的名义撒了一个谎。“这里天寒地冻,南风不来,火从何起”?

双方都是聪明人,一句南风不来已经表明了姚广孝知道了自己为何事烦恼,朱棣也不再兜圈子,直接了荡地问道:“大师可有良策教我”。

“良策倒是有,不过需要些东西佛前礼敬,不知殿下舍不舍得”?姚广孝的话语依然不急不慢。

“佛祖不是普渡众生吗,怎么大师给人献策还要好处”?朱棣沉住气,笑嘻嘻的反问了一句。眼前这个僧人不比郭璞,双方不是一类人。郭璞虽然偶尔为了地方利益与自己唱唱反调,但是不必怀疑他的用心。从根本利益上而言,北平人马和燕王府相互依存。这个僧人则不然,他属于典型的出售谋略的游学之士,一旦满足不了他的胃口,朝秦暮楚之事在这类人眼中稀松平常。

“佛祖普渡众生,可佛们弟子是要靠米粮而活的啊,殿下难道没听说过‘佛也要钱’这个典故吗”。姚广孝继续吊人胃口。

“好了,本王不与你参禅,要什么就直接说吧,去年不是许你在辽阳建寺庙了吗”?

“殿下莫要误会,小僧要的不是钱财,要的是一个人“,见朱棣有些不耐烦,姚广孝赶紧赔罪,他对燕王所求颇多,不敢得罪了这个大施主。刚才那番做作其实为了提高朱棣对自己所现之策的重视程度。

蒙古诸部喇嘛教兴盛,北方女直诸部则各自有各自的信仰,大乘佛教所推崇的教义要在辽东辽北各地生根,少不了燕王的支持。这里民间富庶,如果得到燕王的首肯,筹建数十座寺庙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到那时姚广孝的功德就可以直追达摩了。

“谁,难道你想让我身边的人出家不成”。朱棣骤然提高警惕。

“非也,小僧是想劝殿下舍了一个人”。姚广孝低低垂下两道佛眉,仿佛为在哀叹命运的不公平。

“舍一个人”,燕王朱棣微微发楞,手下弟兄都没犯什么事,谈不上舍弃。没等他再度发问,姚广孝已经说出了答案。

“伯文渊”!

起风了,窗外的天空忽地阴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