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珍爱生命(2 / 2)

有差距自然有竞争,但只有手持入场券的人才有资格参与,这张入场券就是学历。而入场券也分高低贵,豪华券自然是数量有限,售完为止,于是莘莘学子拼了命挤破头也要一券在手,万事无忧。高学历在手,谋到高薪职业的机会自然大大增加,从这个角度看,也就要感激天下父母心了。但近来几乎每年都有高考落榜者自杀,或者小小年纪因不堪学习重担和各方压力而过早离开人世,更有甚者,持着高学历,却因薪水太少(但也有三五千块)而跳楼。但却很少听到有卖菜的孩子因菜卖不出去或庄稼欠收而自杀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别由此可见。

读书并非无用,关键在于读书的目的。把万般视为下品的读书也不见得就有多清高。读书惟有与社会实践结合,才能既长知识,又长见识。

古今社会,母亲都是节俭及安全的象征,昨天听到收音机谈起几位名人的母亲,在富豪家族中苦媳妇熬成婆,一生享受是何等帝位、何等风光,又如好几个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母亲,爱子深切到十岁的高龄、还为子上法院,背负财务的担子,为子打官司、何等伟大,经济学家劝全民存六个薪水,如失业或万一时,不会马上出糗,许多事业家更知投资人的血汗钱,谨慎做事,而存了一些预备金以防经济危机,有的人只要存了个好妈妈,也就可高枕无忧了。

倘若我们只是沉溺于生命旅程的琐碎和尘雾中,而无瑕静心去感受生命之根,无瑕感受无限,那么,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不能生出感激之情了。

也许一切都是命运,自己走的路,都是自己选的,感谢我的父母给我的生命,而我用这个生命走完我的后半生路程。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一直以来都是父母双亲为我们做好一切,可等我们羽翼以丰时,却发现自己想报答、能报答的人已不在了,那,我们的努力算什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逝去的一切只成为追忆之时,才感觉到欲静不静,欲养不待的无奈。

昨夜又回到了故乡,依然是柔波如诉的丰溪,映着广寒清月。皎光流泻,白沙岸边描出祖孙两清晰的身影。杨柳如烟,笼一树江南、梅雨闲散。流水扣船,吟不尽二十四桥明月、枫桥霜天。岸边菜地里莹如碧玉的小苦瓜在夏虫的欢歌中一代代成长,流波中摇篮般轻摇浅唱的浮桥也悄然凝成古迹。逝者如斯,雾影刹那,我不过浮桥已经一个轮回,而祖母墓前青草也已孤独十年。

今霄酒醒,晓风清寒,他乡明月,吹不来,照不见故乡的杨柳岸。查尔斯河鳞波滟潋,只载不动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投笔潸然。

――哺粥人已去,何堪寄陈情――<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