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一. 媒体(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三百四十一媒体

东方石被李钟召到办公室的时候,已经临近午夜。

“老大,现在你不会要亲自签样吧?这么晚了还在办公室冥思苦想。”东方石随意地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递上一根“华”。

“还不是方德生开了个莫名其妙的会,让集团上下的笔杆子都头痛着呢你不会还不知道吧?”烟雾缭绕间,李钟觉得轻松了许多。

“我还以为日报都有通稿呢。还是像我那种不务正业的报纸日子好过,只要找得到广告,有人投资,也没人要求你反映政治。”

“你也不能无官一身轻的样子,你好歹还挂着晚报副总编,在老哥面前幸灾乐祸总是不道义的吧?你脑袋一向很灵,又喜欢跟方德生一样不按常规出牌,你为老哥出点主意,看看我们最好从哪个角度来报道一下这事儿,才能引起上面的注意。至少,不会费力不讨好,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

“集团是怎么决定的?王政、卓一群应该是弄政治题材的高手。”

“暂时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庸人所为一群自以为是的庸才”东方石激动地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

李钟愣愣地看着他。恃才傲物的东西他当初力排众议自己融资创办《玩物报》的时候,也曾当着一屋子媒体圈精英如此激动,视别人为草莽,完全不把业界放在眼里的样子。尽管他狂傲,但李钟还是喜欢跟他在一起,两人早已是谁都离不开谁的联合体。或者说,平庸的李钟需要东方石的才气来辉映,而稳重的李钟需要东方石的轻狂来反衬。

“很明显,方德生是一位相当有个性有智慧的领导,他在用哑谜的形式给惠泉这些化人、笔杆子敲响警钟,他在用他独特的魅力整顿惠泉官僚的会风会纪。他在会上公布那些数据,说的那些人深省的话,比开上十场八场整顿会风会纪的专题会更有说服力,更震撼人心。可惜我东方石位卑言轻,否则真想与他好好会会。”

“是,我们都能理解他的本意。但问题是,他召集的这次工作会议事先有主题,而实际上又没按主题开会。现在,所有媒体都在犯难,到底是按宣传部事先的要求宣传这次会议原定的心思想,还是按会议实际的意义进行报道宣传?”

“依我看,既然方德生是这样的性情人,作为官方主流媒体,当然应该就这次会议非比寻常的实际意义进行充分的报道宣传。至于原定的会议主题有什么值得报道的?不过是宣传部的新闻通稿,五六家报纸头版头条全都是这条稿子,没有任何意义,完全是在浪费版面、纸张和劳动人民的血汗。要是我坐在你的位置,就先别管集团其他报纸怎么达成的一致意见,按照我说的角度一篇特别报道,明天一见报,肯定是天下震动,方德生喜欢,惠泉上下还有谁会说你没按常规报道?老哥,也许,这就是你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来难得一夜成名的机会呀”

“你说得有也有些道理。我这样如果真的能让方德生高兴,卓一群当然没脸再以总裁的身份跟我过不去了,但是,如果万一摸了老虎屁股,震动的可就不是天下,而是我屁股底下的位子。到时候,莫说我,就连晚报这一家子,报业集团这一摊子肯定也难逃株连之祸。老弟,你这样说说倒是痛快,真要坐在我的位子上,就只能瞻前顾后,前怕虎后怕狼了。”

“那你还要我说什么呢?”东方石郁闷地扭过头,起身拍拍干巴巴的屁股,径直出门去了。

李钟望着他瘦削的背影,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将头枕在椅背上,闭上眼,疲倦不堪地睡了过去。

“李总编,都什么时候了还睡得这么香?”

李钟被突然炸响的吼声惊得浑身一哆嗦,猛地睁开眼,只见卓一群黑着脸站在桌子对面,将一叠报纸重重地砸在他面前。

“怎么了?昨晚在办公室呆晚了,竟睡着了。卓总裁,现在几点了?”他本能地扭出一个难看的笑脸来。

“既然整晚都呆在办公室,怎么没见做出一条爆炸性的头条新闻来?”

什么爆炸新闻,能让这位呼风唤雨的女强人如此冲动,大清早就闯进他的办公室?他赶紧戴好眼镜,拿起桌上的报纸。

“老天整顿会风会纪,江海市长无声胜有声《惠泉都市报》?”他刚扶正的眼镜又险些跌下来。

“你说我们一群老新闻工作者在做什么?人家一份碰巧今天出刊的周报,一份才创办一年的新报纸,一家我们从来都不放在眼里的小报,嗅觉竟然这样敏锐,眼光如此独到你说我们集团上上下下几千号自以为是的新闻人在干什么”卓一群重重地捶打着桌面。

李钟有些无辜地望了望她,这才注意到王政、张有才已经呆呆地站在她身后,于是赶紧低下头,故作镇定地翻阅那篇惊世骇俗的大作。说实话,这篇报道写作一般般,可就是有一个让惠泉新闻界感觉晴天霹雳的标题。不用说,方德生会“龙颜大悦”。于小洋的马屁拍在点子上了,又准又轻重适度,而且关键的问题,还是独家马屁可恨的是,东方石昨晚也想到这个角度的呀

“都坐下吧,我们得赶紧商量一下怎么补救。如果还能补救的话。”卓一群的语气缓和下来。毕竟屋里站着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还得共事呢。

“还怎么补救?第一个拍马屁的才是真正的高人,跟风的都只能是一群臭虫”李钟想起东方石昨晚的一席话,越想越郁闷。怎么就没听一回东方石的呢?要是听了他的话,今天晚报的头条肯定比那个什么都市报的抢眼,这一群人就会像孙子似地坐在我面前了,我也不会像孙子一样坐在这个平庸的女人面前。庸才一群庸才

“李总编,不要再说风凉话”卓一群尽量压抑自己的火气。

“不过,奇怪的是,于小洋什么时候有了这么敏锐的政治嗅角?他以前可是个不问人间烟火的所谓诗人。yzuu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王政纳闷道。

“他以前在晨报主持副刊,我还嫌他不进油盐,整个一象牙塔里的。

“王总编、张总编,我们现在的要问题不是于小洋什么时候弃从政了,而是必须先摸清方德生的反应。要是他被于小洋取悦成功,咱们就低头当一回臭虫,马上头版头条补这个稿子;要是他反应平平,咱们就睁只眼闭只眼,装作不知道;要是他万一被惹毛了,咱们就幸灾乐祸看回热闹。”卓一群显得彻底平静下来。

“不过,我估计不会乐观,方德生不会笨到这地步,明摆着给他抓民心的东西他还不高兴?”李钟多少有点没心没肺地幸灾乐祸。

卓一群白了他一眼,几个人都不再言语。她拿出手机,拨通了贾布德的电话:

“喂,贾秘吗?我是卓一群啊。不好意思这么早打搅你……”

“你们在搞什么,卓总裁?你们这是在跟方市长开玩笑吧?这么多年的新闻嗅觉都到哪去了?江河一大早就把报纸拿到他那里去了,除了《惠泉都市报》他看得津津有味儿,别的他翻都懒得翻。卓总裁,你说你们这都怎么回事儿啊我想帮你们都使不上劲儿啊。”贾布德一通劈头盖脸的责难,让卓一群的脸一阵阵白。

“那,我们该怎么补救?贾秘,你可得给我们支支招”

“还怎么补救?头版头条赶紧呗我就跟方市长说,你打电话专门来解释过了,你们报业集团正在就这件事策划一系列关于全市整顿会风会纪的专题,因为他的讲话是这个专题的重头稿件,而且不能把专题做得虎头蛇尾,为保证这个系列专题的质量,你们集团三家日报就联合起来做一个大型的特别策划。影响了稿时间事小,保证这个专题和他上任第一把火烧出最大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我这么跟他解释了,他也许还会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你们的报纸上来,不认为是你们跟那些开会的干部一样,欺负他初来乍到,不买他的账。”

“贾秘高明那我们马上就依你的指示办。”卓一群的白脸上又透出些红光来。

“我也只是尽力而为。谁叫我们结成了同盟呢”

“对对对,我们都是一条战壕的战友,以后贾秘可还得更及时地给我们更大支持啊。谢谢你了。再见,贾秘”

卓一群千恩万谢地挂了电话,低头看了看垂头丧气的几个人,淡淡地说:“那就赶紧行动吧。贾秘的方案应该没问题。”

东方石到报社的时候,楼道里还黑洞洞的,一个人影都没有。《玩物报》的人通常只在交稿、开会和做版的时间才出现在办公室,平时就只有留守的办公室人员和财务人员,以及几位高层管理人员。

看门的老高正抠着眼角浓厚的眼屎,估计他又为昨晚的足球赛熬更守夜了。见了东方石,他在黑咕隆咚的大门口眯着眼看了半天,才没习惯性地问“找哪个”,而是点头笑着招呼:“老大早今天的报纸我洗了脸就给你送过去。”

“不用了,今天的我都买了。”他晃一下手里的一卷报纸,有些得意的神情被老高嘴里呼出的隔夜梦口水的酸臭扭曲着。他一侧身,几乎是快步溜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日报,张华市长出访华东五省市。晚报,人大委员呼吁为宠物立法。晨报,千万身价藏獒昨抵惠泉。时报,我市遭遇今年波倒春寒,逾万市民患重感冒。商报,追踪斥资千万买狗的本土富豪――哼哼,庸才,庸才一群庸才《惠泉都市报》,整顿会风会纪,江海市长无声胜有声高啊,于小洋我们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可惜,我的报纸从不关心政治;可恨,李钟那厮实在扶不上墙。既生瑜,何生亮?想当年,你东方爷爷,一人一马一根枪,二国相争动刀枪,三气周瑜芦花荡,杨四郎失落在番邦,伍小胥把昭关过,镇守三关杨六郎,七擒孟获诸葛亮,八仙过海吕纯阳,究竟谁是英雄汉?可怜我石哥叹一场……

他自编自唱正在兴头上,李钟的电话打了进来。

“老弟,看到今天的报纸了吗?老哥后悔死了我我要是听了你昨晚出的主意,现在春风得意的也不只是那于小洋。老弟,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

“得,老哥别学那些小青年,来那套无厘头的东西我们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装后现代干吗?想必集团几个大鸡脑壳都在想法子补救吧肯定够你们忙活一阵的了。”

“听起来怎么总有落井下石的味道啊?老弟,卓太后安排我们几家报纸联合起来做个深度系列报道,强调会风会纪整顿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强调方德生这一招的英明卓绝,你看有什么好的点子没有?”

“我又没开点子公司。再说,我昨晚深更半夜入你帐,献上妙策一条,你置若罔闻,现在就算有好点子我也怕白费唇舌。”

“老弟,我跟你赔礼道歉不成吗?晚上请你去阿一燕翅鲍怎么样?好歹你还是我的左膀右臂,不能在哥哥想用劲儿的时候,你假装肩周炎犯了吧?”

“哈,看在你老哥还有两个健在的幽默细胞,我就献上一计,你可听好,好话只说一遍。”

“好好好,我拿着纸笔等老弟的锦囊妙计呢”

“先,你们现在不管用多大版面弥补,都只是步人后尘,拾人牙慧。方德生肯定会先入为主,他记得一百个于小洋,也不会记得你李钟,或者‘卓不群’。因此,你们只能在高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先说高度,整顿会风会纪,不是方德生同志明的,毛老人家几十年前搞过更著名的整风运动,你们就把方德生这次的整风往毛老人家那次整风的意义上靠,借的光辉让方德生后脑勺生出光环。再说深度,你们就把方德生这次在会上的举动作由头,推而广之到其他的领导和其他的会议,号召全市上下都向方市长学习,学什么呢?他的勤政,他的务实,他的守纪,他的敢为天下先,敢于向顽疾宣战的精神和作风。这样一来,方德生同志的光辉形象就横空出世,比他去修长城效果更好,更能产生深远影响。”

“把他往的高度扯,太玄乎了吧?万一引起他反感和政治问题,咱们就死定了。”

“是把的影响往他身上扯,他就是毛老人家整风精神的展和继续,媒体的功能不就是以小见大,以点找面吗?反正这只是思路,具体的政治把关,你们不是还有王政和‘卓不群’吗?反正呢,我这狗头军师把主意出到这份儿上,用不用,怎么用,还得主帅定夺。”东方石压抑不住一阵狂乱的兴奋,在电话里笑得阴阳怪气。

李钟愣了一下,没什么好说,迟疑地挂了电话。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思想都保守僵化到这地步了,还搞他报业做什么?如果真正走市场化道路,没有行政手段保护下的垄断,这帮人给我看门都不要。东方石乐呵呵地靠在椅子上转了两圈儿,把腿跷上了办公桌。从现在起,也许这媒体圈我还能佩服的人就只有一个于小洋了。瞧你那小样儿哈哈,我们以前都在副刊编稿子的时候,见了面不都是这样打招呼的吗?于小洋,于小样真他小样儿

“小汪,请小钟、小黄、小彭,还有你一起到我办公室,我们开个小会。”他拨通内线电话,听到汪姗姗甜得腻人的声音欢快地应了一声,心里真有喝了蜜的感觉。

几分钟后,几位女将6续坐到他对面的沙和椅子上,等着他开口布道。她们私下称他“青年导师”,因为他开口讲起话来就絮絮叨叨,丁点大的事也能磨叽大半天,不知从哪里开始,更不知到哪里结束。她们已经适应了这样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地开会,在他面前也通常没什么好说的,只需要满脸猪相地坐在那里,写写画画,看看手指头就可以了。

“今天的报纸都翻了吧?翻出什么道道来没有?”他像是在检查家庭作业。

“大概翻了一下,没看出什么特别的。”汪姗姗坐在离他最近的位置。他们心理上也保持着最近的距离。正是由于这样的距离,报社内部关于他们的绯闻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且也让清着实受不了,甚至有半年拒绝跟他见面。

为了这个甜美的女部下彻底放弃跟清的关系,会损失什么呢?有时候独自躺在红木大床上,他会这样不正经地想。除了采,汪姗姗哪一点都不输给清。采跟过日子有什么关系?但在报社,尤其是在办公室,他就只学会了一种表情――严肃。就算笑,也只是绝没有面部肌肉和心理活动参与的那种。“你们都没看出什么特别的?”他和蔼地询问其他三个人。

“没有。”三张胖瘦不同,肤色各异的脸,同时在他面前晃了晃。

“看来,作为新闻人,你们的新闻嗅觉已经麻木了,更别说像人家于小洋那样敏锐的政治嗅觉了。”他把那份《惠泉都市报》在她们面前展示了一下。

“于小洋?我上大学的时候,他还是我的偶像呢?”最年轻的黄小丫两眼泛出天真。

“现在不是了?”东方石很喜欢那种天真,可惜太少见了。

黄小丫有些难为情地低下头,带着几分羞涩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