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一.(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六百四十一

丁凡想想,说:“那就永乐宫吧,那里的海鲜是有名的,就请二位吃海鲜吧,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马维存、马维义又不知道永乐宫是何去处,赶忙说哪里都行,哪里都行。宿善果点点头说:“行,行。他对着电话听筒说,那就安排到永乐宫,以海鲜为主。”

他们聊了一会儿,宿善果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和客人一块儿到永乐宫。他们在服务姐的引导下,穿过两道门,来到大楼后面的碧春苑。这里周墙壁爬满了爬壁虎,碧绿碧绿的,绿得让人心醉。中央一座假山,山上长着几棵松树和花花草草,一股清流从山间流出,形成一道的瀑布,溅落在山下的水池里。水池与曲曲折折的渠相连,流向碧春苑的四面八方,最终流回不易为人发觉的某处,再被抽上假山,无限循环。水池里,水渠里,游动着五颜六色的锦鲤鱼,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脚下是用碎石子铺成的各种图案,摆着大大的各色盆花,吃饭的桌子,就安放在这盆花之间。马维存、马维义东张西望,互相看看,惊叹不已。他俩在假山前驻足,望着从假山上流下的水,不禁嘀咕道:“我们那里的山上能有这水,就旱涝保收了,还用得着打井?”

艾梦瑶闻听此言,笑着对他俩说:“这水是人工抽上去的,你看着它流水不断,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似的,实际上就是那么一点点水,在这儿循环,若放你们那儿,是什么事也办不成的,不要说旱涝保收了。”

丁凡、宿善果听着他们的话,不觉会心地一笑,马维存、马维义也就不好意思地笑笑,和丁凡他们互相客气着,在餐桌上落座了。落座后,服务员拿过菜谱递到艾梦瑶的手上,站在她的后面,一手拿着记录纸,一手拿个笔,准备随时要记录的样子。艾梦瑶把菜谱递给宿善果,宿善果接过来,随后又递到丁凡的手上,说:“还是由丁主任来吧,丁主任就是专干这个的。”

丁凡看一眼艾梦瑶,就又把它传到她的手上,并说:“艾助理就不要客气了。”他们就这样推让了一番,最后菜谱还是落到宿善果的手中,宿善果看着马维存,笑笑说:“如今这点菜成了苦差事,你瞅瞅,谁也不愿做,那只有我来做了。”他看着菜谱,“这里的海鲜不错,主要还是来海鲜吧,马主任意下如何?”

马维存就说随便,随便。宿善果点了几个大菜,自言自语道:“男虾女蟹,再来一盘大虾。”

丁凡补充道:“既然如此,就专为艾助理点一个蟹吧”

艾梦瑶忙说:“这倒不必。”她转向宿善果,“倒是别忘了,给你自个儿点几个素菜。”说罢,她向丁凡投去感激的目光,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羞赧。宿善果看看他俩,微笑着说:“好吧,我就成全丁主任的一片爱心吧,”他抬头对服务员说,“来盘大闸蟹。”服务员歪了一下头,甜甜地一笑,就写上了大闸蟹。

点完菜,他们东拉西扯了一阵子,菜就陆续上来了。宿善果端起酒盘子,站起来说:“我先敬马主任、马文书一杯,千万不要客气。”马维存、马维义也站起来,从酒盘子里各拿了一杯酒,说过谢谢之类的话后,一饮而尽。

服务员斟上酒,马维存端起来:“这杯酒,我代表马莲沟的老老少少,敬宿总一杯。先干为敬,我先干了。”说罢,一扬脖子喝了。

宿善果说声谢谢,端起茶杯,说:“不好意思,我就以茶代酒了。”说着喝了一口茶。

马维存就说:“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只要宿总有这个心意,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说罢,又给丁凡和艾梦瑶各敬了一杯,说:“今天我就敬到这里,九月初九那天,我在马莲沟再好好地敬各位。”接着,推杯换盏,你来我往,猜拳行令,除了宿善果,三个男人基本喝到一醉方休,艾梦瑶虽说没有醉,也有八分酒了。

农历九月初九日,陈志之、丁凡、凌琳、宿善果、艾梦瑶,乘善缘公司的商务车一同前往马莲沟村。快到村头,他们远远望见,在村口上,搭起了一座彩门,彩门横书:

热烈欢迎上级领导来我村检查指导工作

彩门前候着一队秧歌队,见他们的车一到,响起了震撼天宇的锣鼓。随着锣鼓的声响,秧歌队唱着扭着,徐徐向他们迎来。宿善果赶忙叫停车,停车后,宿善果说:“这动静也有点太大了吧”

丁凡也说:“没想到他们会弄得这么隆重。”稍停,他说,“既来之,则安之,你看,又不是专门为你弄的。”

宿善果又看了看彩门上的大字,笑笑说,“原来是为各级领导安排的,我们凑什么热闹。”说着就要调转车头。

丁凡急忙说:“宿总,你少安忽躁,几十岁的人了,怎么就像孩子,说变脸就变脸呢”

陈志之、艾梦瑶、凌琳闻听此言,不禁笑了起来。笑罢,陈志之正色道:“宿总多心了,谁也知道,你是今天的主客。既然来了,就客从主便吧好了,下车吧”说着,他拉开车门,下车了,接着,大家都下了车。

秧歌队快要逼近他们,走在最前面的是一面大鼓,它由四个壮汉扛着,一名男子飞舞着鼓槌,边走边敲。鼓后一人敲锣,一人拍嚓嚓,铿锵有力,其声喧天。紧随锣鼓的是几十名穿红挂绿的青年男女,他们装扮成各色戏剧人物,分列两路纵队,踩着高跷,挥舞象征戏剧人物身份的导具,向前行进。高跷中间,跳跃着一对雄狮,龙腾虎跃地,朝他们奔了过来。紧跟在高跷和雄狮后面的,是表演节目和演奏乐器的队伍,他们吹着唢呐,唱着民间调,扭着秧歌舞,欢呼雀跃,向前奔来。

秧歌队一眨眼的功夫就行进到丁凡他们的面前。马维存端一个酒盘,盘中放着六只酒杯,马维义拿一只酒壶。马维存到陈志之面前,说:“按村上的习俗,但凡来客,敬酒六杯。先敬陈局长一盘。”说着,把酒盘恭恭敬敬举到陈志之面里,低了头,什么话也不说。陈志之看一眼丁凡,丁凡把脸扭向秧歌队,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陈志之见状,硬着头皮把这六杯酒喝了。马维存说声谢谢,叫马维义斟酒,马维义拿出另一个壶,斟到另六个酒杯中,马维存将它端到宿善果的面前,悄声对他说:“这是从井里抽出来的第一股水,在这里,我代表马莲沟的父老乡亲,郑重地敬给你了。”说着他低了头,把盘子举过头顶。宿善果左右看看,把那六杯水一一喝了。接下来,又重新敬酒,如此三番,凡来的客人无一豁免。

敬完酒,马维存手一挥,秧歌队让出一条道,来客在马维存的引领下,被欢腾的秧歌队送到庆典仪式的现场。现场设在其中的一口井旁,井口被一大块红布所遮盖,其对面是临时搭建的主席台,那里摆了一溜儿桌子,桌子上铺着红毯,摆放着水果糖块和香烟、水酒等物。乡长易水和乡上的干部都恭候在那里,和他们握过手,就让到主席台上,主席台上放有姓名牌,他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着其他客人。不一会儿,县上的领导到了,坐定后,马维存宣布庆典仪式开始。随着一声开始,早就准备在井口两侧的鞭炮炸响了,噼噼啪啪,一阵烟雾被轻风送上蓝蓝的天空。接着易水致欢迎辞,欢迎辞后县上的领导致辞,冗长而枯燥泛味,秧歌队和围观的群众一阵骚动不安。

致辞完毕,马维存宣布剪彩。几个浓妆艳抹的姑娘,手持红绸,另几个姑娘端着盛着剪刀的盘子,一起走到井口旁,在主席台就座的客人在另一位姑娘的引领下,走到这儿,从盘中拿上剪子,将那红绸剪成几段。之后,由县上的领导和宿善果两人,将井口上的红布缓缓扯下,露出一块石碑。在一片掌声中,马维存一挥手,候在井口变压器旁的一位青年合上了电闸,霎时,一股清粼粼的井水从水管中喷出,在空中喷成一个亮晶晶的弧形,落在不远处的水渠中。这时,整个人群欢腾起来,他们呼喊着,跳跃着,把现场的气氛推向。

马维存喊了半天,才将人们的呼喊声停息下来,现场安静后,他宣布演出开始。这时,人群有秩序地散开,让出一块场地。锣鼓一响,秧歌队在膏药匠的指挥下,跑步进入场地,接着,在音乐的伴凑下,表演开始了。他们边歌边舞,时合时分,时紧时缓,各种角色交替亮相,不同的场式依次变幻。坐在丁凡旁边的马维存指指点点,说这是蛇抱九蛋,那叫九曲连环,这是乌云遮月,那叫八仙过海……

如此歌舞了一番,接着就是单项表演。锣声一响,一对狮子进入场地,在场子中翻了几个筋斗,翻到主席台前,扑通一声蹲下来,前身立起,双爪抱拳,向主席台上深深地鞠了三躬,转过身又翻了几个筋斗,翻到场子中间,那里已经摆了一个方桌,引狮人拿一棒子,前端裹着一块红绸,他将指挥棒一挥,狮子双双跳上方桌,在引狮人的指挥下,翻滚打闹了一会,将一绣球放到桌上,一只狮子踩上绣球,忽前忽后,运动自如,主席台上和场子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狮子舞完,是一个轻松幽默的节目,叫做旱船。随着轻快的音乐声,一只船儿在风浪中被艄公缓缓划向场来,那艄公和船中的姑娘行过礼后,那船就在风口浪尖上颠簸旋转,在风平浪静时,姑娘艄公对唱曲儿,打情骂悄,看上去十分滑稽,妙不可言。

接着表演节子舞、龙舞和高跷,又歌又舞,热闹非凡。演出结束后,在村中吃饭,饭后,来宾陆续撤离。

宿善果和丁凡找记礼的人去搭礼。他们大概看了看礼簿,有搭现金的,有搭礼品的。他们准备的都是现金,就让记礼的人记到礼簿上。他们也准备要走,始终跟着他们的马维义就说:“你们要走,也得跟马主任打了招呼再走,这样走了,我就要吃罪了。”

宿善果说:“今天,你们马主任可是大忙人,那么多的事够他忙的,你给他说声,我们走了。”

马维义说:“马主人在忙着送其他客人,他特意安排我,说什么也不让你们走,等他送走了其他客人就过来。”

一边要走,一边要留,正在相峙,马维存过来了,他说啥也不让他们走,陈志之说别人走不走,他是一定要走的。丁凡在马维存的耳边悄声说:“陈局长处在特殊时期,是不该马虎的。”马维存点点头,表示理解,就说陈局长可以走,其他人不能走。丁凡就说陈局长要走,我也肯定得走。宿善果就说,丁主任不留下来,我也没有不走之理。

他们这样让来让去的,陈志之就说:“你们看,马主任都急眼了。我看这样,我走,你们都留下。”他们交换了一下眼色,就都不再坚持走了。于是,宿善果让他的司机去送陈志之,司机问什么时候来接他们,他说明天一早就来吧。

送走陈志之,马维存要带他们去休息,宿善果却要看看新打的那两口井,丁凡理解宿善果的心思,就同意去,他们就边聊天,边往井口走去。

到了井口,水还在哗哗地往出喷。宿善果走到那块石碑前,见碑的正面刻着几个大字:爱心井,碑下角有一行字,记的是立碑的日期和马莲沟村委会的名字。他们转到碑的后面,是一篇碑文,记述的是打井的原由、经过、意义,对宿善果和他公司的慷慨援助、对丁凡及其所在局的热忱帮助深表谢意。碑文最后特意对宿善果的善行加以渲染,他的名字也刻得比别的字大,而且字体也有别于其他碑文。宿善果看到这里,不好意思地笑笑,对马维存说:“你们立碑我没意见,把我的名字刻在这里,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这倒让我想起一句名人名言:‘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是不是有点讽刺意味呀”

大家面面相觑,多少有点尴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说什么好,不料凌琳冷不丁说了一句:“那句话后面的一句是:‘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野草。’宿总,你就把这句当作前一句的潜台词吧”

艾梦瑶也不慌不忙地接了一句:“那就但愿这里到处是青青野草吧”

大家都哈哈哈笑了起来。

昨晚喝了半夜酒,今早起得较晚。他们刚刚洗漱完,车就到了。昨天,艾梦瑶说了她做的那个梦,她说她想到天河草原上去看看,凌琳就说,她也老早就想出来,与大自然亲近亲近。大家都说,那就去去,遂了她俩的这个愿吧。于是,他们简单地吃了早饭,驱车前往天河草原。在路上,丁凡想起了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发生在天河草原上的那场人与狼之间的战争,除了凌琳,其他人都听过这个故事,于是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东拉西扯地讲述着故事的一个个片断,再加上个人的评论,凌琳听得目瞪口呆。不知不觉间,目的地到了。

草原上,秋的气息已经很浓了。他们下了车,强劲的山风从南边刮来,凌琳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吸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哦,这还怪冷的。”艾梦瑶也把衣领竖起来,不自觉地转了一下身,把脸转到背风的一面。

青草尖尖已经泛黄,本来就不甚茂密的草原,显得更加不堪重负。远处,祁连山雪顶绵延向两边伸展开来,又从视觉上增加了几多寒意。马少青迎出了门,把客人让进了帐房。帐房里弥漫着浓浓的烟味和羊肉的腥味,艾梦瑶和凌琳本能地捂了一下鼻子,眉头也稍稍皱了一下,脸上掠过一丝淡淡的,不易觉察的愁绪。

他们在帐房里坐了一会儿,喝了一阵酥油奶茶,马维存就说,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外面活动活动筋骨。两位女士巴不得出去,就积极地起身出去了。接着男士们也出去了。帐房旁拴着四匹马,马维存说:“这里来,再也没有什么让你们玩的,就骑骑马散散心吧。宿善果就说好。马维义解开一匹马,往前拉了拉,把缰绳递给宿善果,宿善果拍拍马的脖子,踩着马镫,跃上马背,说一声驾,向前奔去。大家就说,没想到宿总的马骑得这么棒。

马维义又拉过一匹来,他说,这马比较温顺,哪位女士骑吧。艾梦瑶和凌琳谦让了一会儿,马维义就把凌琳扶上了马,凌琳上了马,怕得只叫喊,马维义把缰绳递到她手上,她紧紧地拉住马缰,俯身在马鞍上,马像懂事似的,踏着碎步,轻轻地往前跑去。

艾梦瑶见状,说什么也不骑了。丁凡鼓励了一番,也还是无动于衷。最后,丁凡说:“我们俩人骑一匹如何?”艾梦瑶稍稍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丁凡上了马,马维义帮艾梦瑶上了马,她就紧紧地抱住了丁凡的腰。丁凡抖一抖马缰,用马镫轻轻磕一磕马肚皮,马撒腿向前跑去。艾梦瑶把脸紧贴在丁凡的背上,双手抱着他的腰,越抱越紧。她闭了眼,身体随着马的奔跑在猛烈地颠簸,她感到了前面这个男人的体温,这个男人是她心仪的人,不料在这片大草原上,她以这样一种方式和他贴得如此紧密。她感到自己轻飘飘的,就像在梦中一样,自己飘浮在空中,飘向高山,飘向大海。

骑马活动结束后,外面的风更急了,他们只好进了帐房。羊肉也煮好了。马少青在毡中间放个盆子,把羊肉锅坐在盆子上,揭开锅,帐房里顿时弥漫着带点腥味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