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帝国的未来(2 / 2)

盖聂满脸尴尬的看着子游,他和嬴政是秘密来到韩国寻找子游的,所以身份不能被发现了,之前他来到子游的别院便发现四周有很多的人在监视,于是准备悄悄的拜访子游,结果没想到看到了如此尴尬的一幕。

见到子游喊出了来人的身份,焰灵姬也没觉得尴尬只是松开了自己的脖子,自顾自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见到焰灵姬离开之后,盖聂这才从墙头下来,对着子游行礼说道

“子游先生,尚公子来韩国了。”

“尚公子呢?”子游问道,不同于天行九歌中八玲珑来刺杀嬴政,现在的玄翦已经投靠他了,加上如今嬴政的秦王系也有着自己的势力,所以安全还是有些保障的,但是让子游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和嬴政说过处理好这件事之后,就会立马回到秦国。

“尚公子在墨门神杀的保护下暂居在安全的地方,先生这里有不少人都在监视着,加上尚公子身份的问题,所以我率先来拜访先生。”盖聂说道。

听到了墨门神杀,子游松了一口气,有着神杀剑士的保护嬴政基本上不会出现意外了,于是问道

“尚公子来韩国的要做什么?找韩非吗?”

至于说墨门神杀为什么要保护秦王,子游觉得和墨影脱不开关系,相里贯知道他站对了秦国,作为秦墨内核的墨门肯定也是知道了,所以投靠嬴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一点如今长信侯嫪毐主张让尚公子前往雍城加冠亲政,文信侯吕不韦则是反对,两人在朝堂上争斗不休,秦王系也想要参与进去,尚公子不知道这是不是后宫那位和文信侯设计好来试探尚公子的,加上先生一直在韩国,所以尚公子便想要来亲自拜访先生。”盖聂说道。

“尚公子还是不够沉稳。”子游说道,其实嬴政现在还是不够沉稳,这也是吕不韦一直担心的问题,其实历史上的嬴政这个阶段也是如此,在亲政之后一段时间内也是,当初贸然攻打赵国就是例子,虽然有着为吕不韦去世的影响让嬴政乱了方寸,但也侧面说出嬴政不够沉稳的性格。

“尚公子尚且年轻。”盖聂说道。

“我这里的确不是见面的地方,我跟你去见尚公子,我收拾一下。”子游说道。

子游收拾好之后,带着雪女和焰灵姬跟着盖聂前往了嬴政所在的地方,嬴政所在的院子内四个神杀剑士护卫在四周,看到子游来了,嬴政看到子游来了行礼道

“嬴政见过先生。”

“尚公子不必多礼,盖聂已经和我说了情况,我想问尚公子一句话,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解?”子游看着嬴政问道,子游觉得必须要提醒嬴政,现在秦国全身系于嬴政一人的身上,如果嬴政出现了问题,那么秦国等待的只有崩盘,虽然公子扶苏已经出生,但是现在连话都不会说,你指望这一个婴儿能坐稳秦国王位吗?

嬴政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他预想了很多见面的场景,但是没想到上来就遇到了子游的教训,但还是行礼说道

“这句出自《孟子·尽心》上,第二句中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二十一章,帝国的未来 (第3/3页)

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意思是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尚公子可知道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吗?”子游看着嬴政说道,这是难得改变嬴政的机会,嬴政除了不够稳重之外还有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心急和好大喜功,历史上嬴政修长城,修骊山帝陵,修灵渠,修直道,各种修,导致大泽乡起义,秦灭亡。说到底这是想要用自己一代人的时间去完成数代人的任务。

历史上不只是嬴政这样,很多帝王都有着这个毛病,汉武帝刘彻、明成祖朱棣都是这样的,前者想要在自己的生命中彻底看到匈奴臣服,于是不断升级漠北战争,穷兵黩武,如果不是有着文景之治打下来的基础,加上汉武帝晚年醒悟,以及霍光这个ssr级别的嫁妆和刘弗陵这个明主,汉朝早就崩盘了。

朱棣也是一样为了彻底剿灭草原上的残余势力,不惜劳民伤财,同时派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哪一个都是耗费巨量民力物力的东西,如果不是有着他的儿子给他盯着内政,朱棣也完成不了自己的文治武功。

而且他们都还有一个缺陷,那就是缺乏对于继承人的教导,朱棣还好,自己靖难的时候大儿子朱高炽已经成年,而扶苏和刘剧是什么下场很明显了,一个帝国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导继承人的方法,这个帝国很难继承下去。

“知道。”嬴政说道。

“如果尚公子出现意外而导致大业走到一半又该如何?”子游看着嬴政问道。

嬴政看着子游思索了一番,他知道子游不会无缘无故问出这个问题,又想到了刚才子游问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事情,当即明悟说道

“我以后不会再作如此冒险之事,如果嬴政真的在大业未成而崩殂,政会立下遗旨让扶苏继承秦国之志的。”

“这还不够,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才能是无法撑起一个足够强大的帝国,人的生命中就是有限度的,而一个帝国要想长久没有合格的后继者是不可能的,人终究是熬不过时间的。”子游说道

“尚公子忘记了秦国历代君主登上王位的教训了吗?还是忘记了赵武灵王?”

嬴政陷入了沉思,秦国近六代君主包括他,想要亲政都是一件难事,而且秦国因为朝堂的内乱耽误了秦国大量的精力,宗室之乱可比外敌入侵和权臣干政更要严重,他又想到了自己和成嬌的事情,如今他只有扶苏一个孩子,但同时也担心如果将来扶苏没有那个才能怎么办于是问道

“嬴政明白了,但是嬴政有一点不明,如果贸然定下王位继承人,等到孩子年长之后,其并不适合又该如何?”

“一个雄伟的帝国不可能只因为一个帝王而存在,圣人云:主明而臣昏,则国将不国,主昏而臣贤,则国尚可继,帝国除了王位的继承人,更重要的还是文臣和武将的继承人,人终究是会老去的,你、我、王翦、李信、王贲我们都最终都难逃死亡的轮回,所以将来秦国一统天下之后,这个帝国终将是属于子孙后代的,给未来的天下万民所继承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还在成长的期间,培养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做,因为我们还在,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而不是等到我们离开之后,让他们自己去摸索,那时候出现问题也不会有人去帮助他们,至于帝国的王位继承人,只要他的麾下有着足够有能力的臣子,他只要不是智力有缺陷这个帝国就不会倒塌。

率先确立继承人的位子,不仅会避免了将来可能出现的挣储,同时也是在告诉大臣们,帝国未来的主人是谁,未来帝国战车的掌舵人是谁,他们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保证这座战车继续向前。”

“嬴政受教了,先生,嬴政回去便会立下扶苏太子之位,同时召集贤才成立专门教导辅佐的太子的机构。”嬴政说道。

下午还有一章,继续该论文了,妈的5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