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殷如泰陪罪(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正在此时,只听院门口一个声叫道:“离老远就听别人说兰芽家来了不少贵客,果然如此。”

于方军和于方胜两兄弟悠哉悠哉的走了进来,见院子里架着的一口大锅,里面还用翻滚的油煮着银子,笑道:“兰芽,你又施法做法了?这次是让油生银子,还是让银子生油?”

兰芽笑道:“我现在在练油锅取银,如果我说,这锅油被我施了法,将手伸进去取银子,毫发无伤,你信不信?”

于方军哈哈大笑起来,在兰芽和众人还未反映过来之时,直接将手伸进了油锅里,在锅里捞了两个来回,将银子尽数扔到卓萧然身前的桌子上道:“就是这样?”

兰芽登时瞠目结舌,半天才反应过来道:“你不怕吗?”像海石头那样才应该是正常人的反映才对吧?这于方军是入了魔还是被自己洗脑了?

于方军笑道:“你说不热就不热啊,你说的话,就是仙姑的话,相信你,没错的!”

海石头惊疑的跑回锅边,左看右看,也要将手伸进锅里,被兰芽阻拦道:“这是做了法的,第一个没事儿,第二个就会被炸熟了喂狗。”

转过脸看向周氏兄弟道:“怎么样,愿赌服输吧?有这么多的见证人,不会向你爹娘哭鼻子往回要银子吧?”

周氏兄弟两嘴一撅,不情愿的挥袖而去。

秦焱当下一揖道:“于姑娘的《诸国风情志》不知读得如何,如果方便,可否借小生一观,在此逗留两日期间,誊写一份?”

兰芽脸色一红,她将《稚儿经》和《诸国风情去》标满了只有自己能看得懂的拼音,《诸国风情志》上还有很多连陈小志也不认得的生僻字,被勾满了圈圈。

想起周不言说过兰芽给自己买过宣纸之事,刘清石不由展颜微笑道:“秦兄说笑了,兰芽不认得字,前几日方向我借了《稚儿经》,等我回来好教她认字用。《诸国风情志》可能是买给我的。”

兰芽抚了抚额,周氏兄弟误会自己给刘清石买笔墨纸砚,如今刘清石也误会给他买的,还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

卓萧然微不可查的皱了下眉头,卓六灵台清明,笑着上前道:“于姑娘,我托您给买的那本书你给买到了,太感谢你了,给您书钱。”

说着,从怀里拿出五两银子放到桌子,殷殷的看着兰芽去取书。

兰芽只好在众目睽睽下,乖巧的取了书,不情愿的递给了卓六,卓六欣喜的纳入怀里,似自言自语道:“在山上生活枯燥,看着解闷,有话本子就更好了。”

刘清石脸色晦暗,现着尴尬之色,秦公子则一脸的探纠之色,告辞回了刘家。

卓萧然众人也都回转到了山上。

路上,卓萧然时不时偷窥卓六两眼,神情不明,看得卓六毛骨悚然,在被看第六眼的时候,终于再度灵光一现,将《诸国风情志》拿出来,恭敬的递给萧然道:“少爷,给您看,您看完我再看......”

见少爷眼色瞬间变冷,忙改口道:“您看完我再看、能不能订制个书盒。”

卓萧然这才转回了眼神,卓六长舒了一口气。

喧嚣的院子再度恢复了平静。

海石头不好意思的帮撤着柴禾和油锅,有些神情恍惚,一个没站稳,大铁锅又墩回到灶台上。

海石头想要再次抬锅,却被兰芽按住了手,轻声道:“石头哥,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第一,你在埋怨,我为何要逼着你去油中取银;第二,你在委屈,缪老头为何也要以收徒为饵逼着你手伸油锅;第三,你在后悔,为何不能像于方军一样,意无反顾的伸进去捞银子,错失了成为缪柱徒弟的机会。”

海石头低头不语。

兰芽用自己的小手执起海石头的大手,双双伸进了油锅里,海石头没有退缩,双眼紧闭,任由着二人的手放在冒着油泡的锅里,却没有迎来想象中的痛感。

海石头惊疑的睁开眼睛,怔然的看着没有被烤焦烧烂、反而分外白晰油渍的手。

兰芽拿起抹布,轻拭着海石头的手道:“这锅油不仅于方军摸着不会烫,就是兰丫摸着我都不会担心,当时危言悚听、故弄玄虚,无非是想吓唬周不言和周不遂,省得他们三天两头找我麻烦。”

想起下午时自己的臭样,海石头脸色不禁一红,想说什么却终是未说出口。

兰芽用勺子捞着上面一层温油,淡然道:“石头哥,你没有愿意第一时间伸手,而于方军却愿意,说明他比你更加的信任我;缪老头以收徒为借口,表面上是逼你,实则未尝不是给了你一次机会。既然都过去了,也错失了,再想无益。人的眼睛之所以长在前面,是提醒人们要向前看,而不是懊悔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