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山峦之倾覆(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去年,卓萧然上山,虎跃寺被焚,讼嘉惨死,原来均是因为这封卓越的遗书,萧皇怕此信一公开,自己的仁德之名受损,地位不保。

卓萧然知道有东西留于慧能之手,慧能死后,衣钵传给弟子了无禅师,了无禅师死后,又传于弟子讼嘉和尚,所以,卓萧然才时不时到虎跃寺去找讼嘉和尚。

三位大师,谨守卓越叮嘱,想待卓萧然弱冠之时再交予他,不想相继死于非命,不言而预,都是萧皇的杰作,搜遍了虎跃寺,也没有找到东西,萧皇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一把火烧了虎跃寺,以绝后患。

没想到讼嘉和尚将此信藏在的龟小白的龟壳上方,阴差阳错之下,辗转又到了兰芽的手中。

打开另一封信,信是慧能师傅写的,里面详细写了卓越在狱中情景,怕卓越恢复武功逃跑,卓越的手筋脚筋均被孟怀挑断,完全使不出力气,慧能想要代书,卓越说什么也不肯,他叹气道:“明轩说,看脉像,这一胎还是个儿子。受吾所累,老大卓风和老二卓云就要陪着老子上断头台,萱儿身陷秦国,只有尚在腹中的然儿免于一死,我这个当父亲的没能给他留下什么,信,定要亲手所书。”

兰芽甚至可以相象的到,一个壮怀天下的英雄,被扣以祸乱天下的罪名,被他舍命守护的百姓千人骂、万人唾;自己的爱女身陷敌国、下落不明;自己的发妻误会重重,未出世的儿子前途未卜......

美人迟暮、英雄末路,亦不过如此。那封信,足足耗了一个时辰,狼毫之笔从手中脱落了几十次,方写就了这样的饱含父爱的书信。

虽然卓萧然没有说过,但兰芽还是可以感受到,他对父亲卓越和姨娘柳氏,心存着深深的怨怼,他虽然不相信皇帝下旨所云,卓越里通秦国,致南萧十七郡于不顾,怀疑这是皇帝的栽赃之策。

但他也从未原谅过父亲和妾氏柳娘。因为从调查的情况了解,当年卓越甚为喜爱妾氏柳氏,对独女卓萱更是如珠如宝,母亲也甚至为此伤情感怀。

柳氏与卓萱被掳后,卓越也确实是为救柳氏母女而夜探秦营,深受重伤,致使十七郡连失,没想到竟是存着这样深深的隐情。

萧然所怨恨的柳氏,竟然是为救王妃而深陷险境,如今的南萧大将军孟怀,竟然是害卓家的刽子手,难为他每年都会来看望卓家母子。

这样的一封信,兰芽不知道该不该遵从卓越的嘱咐交予萧然。

卓越的心情兰芽很是理解,在萧然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将信交给他,只会让他徒增烦恼,甚至冒进丧命;

可是,如果不将信交给萧然,他势必要等到弱冠,也就是二十岁的时候才能知道真相,而萧皇下旨要在萧然十八岁时完婚,并承袭父爵。

在十八岁之前,定会使出浑身的解数,让萧然活不到那个时候。

兰芽小心翼翼的将信重新用油纸包包好,藏在了猪毛褙子里侧的暗兜里,决定有机会见到萧然再做决定。

......

山上的卓府,却迎来了一个贵客。

萧然亲昵的将中年男子让到厅里,遣退了众人,方欣喜的看向来人道:“孟叔,你怎么来了,还带了这么多的兵马,不怕皇帝陛下猜疑吗?”

中年男子亲昵的揉了揉少年的墨发道:“没想到,只五年未见,然儿就长这么大了,个头儿都比孟叔高了。”

见萧然脸上闪现的担忧,男子轻啜了一口茶,方道:“然儿,不必担心我的行踪,我这次是受皇命而来,皇帝怀疑北萧王有所异动,派我来监视他的。”

萧然这才舒了一口气,对男子道:“孟叔,南萧情势如何?南萧王府可还安稳?卓家军现在可好?”

男子一脸温情的看着少年,笑着答道:“然儿还是个急性子,你到底让孟叔先答哪个?南萧现在一切安稳,秦国国内暗潮涌动,皇帝与秦殇已经撕破了脸,自顾不暇;为迎接你回归,南萧王府已经开始修缮,一些老仆也回来当差;卓家军军纪严明,只是孟叔不善领兵,如果不是我的过错,当年也不至于丢了十七郡,让皇帝降罪于王爷,我,我对不起王爷和然儿......”

说完,男子用力的煽了自己两个耳光,脸上立即呈现出两道血红的掌印。

少年眼圈发红,一把抓住男子的手,哽咽道:“孟叔,我不怪你,若不是你,我和母亲又怎能苟延残喘这么多年。”

男子一把将少年揽在怀里,在少年看不到的地方,男子嘴角轻扬,闪现着凛冽的寒光与算计。

卓府院中,除了北萧王的内卫,又增添了上百名的皂衣甲兵,个个身手不凡,个个陌生面孔。

入夜,一阵阵轰隆隆的震天之响,将还在睡梦中的兰芽惊醒,脚下的地面一阵颤抖,桌面上的茶盏纷纷跌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兰芽忙一跃而起,跌跌撞撞跑到廊坊,对海氏和几姐妹的房间大叫道:“娘,香、朵、丫,快往外跑,地震了!!!”

鹭儿和鸶儿也已经跑了出来,将衣裳披在兰芽的身上,身子一纵就纵进了兰香的房间,抱出了平安,鸶儿也跑到了海氏的房间,抱出了大林。

一家几口都冲进了院中的平地处,随即又是几声隆隆之声,过后却是消声匿迹,再无声响。

兰芽忧心的望向七星山方向,忧心道:“娘,山上有湖有泊,我怕于家村随着地震诱发山洪,我得回去一趟。”

海氏一把扯住兰芽道:“回去岂不是太危险了?”

兰芽轻拍了拍海氏的手背,安慰的微笑着,答道:“娘,我怎能不回去,绿柳、陶叔、陶婶都留在了于家村,她们虽然不是我的亲人,却胜过我的亲人,我不能弃他们于不顾。况且,我爹他,他也在于家村,再怎么有嫌隙,他也是我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