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剑南的天下(2 / 2)

五代窃国 一字营 5040 字 2019-09-26

这样一来,最直接的作用就在于大大鼓励了北面方义县守军李长义部下的士气,原本各怀心思的各个增援部队也看到了胜利的可能性,纷纷奋勇作战,加上作为东川首将的李长义,勇武并非浪得虚名,此刻的他指挥有度,从容不迫,原本有利于西川的战况急转直下。

西川赵廷隐的骁锐军被对方优势兵力阻击损失严重,直到友军定远军赶到这才稳住脚跟,不过此刻双方兵力都在两万多,西川军只得暂缓攻势。

再后来,孟知祥得知遂州进展不利,又亲率飞绰军赶到,不过这却是在遂州僵持了月余以后的事情了。

有俗语说:久则生变,夜长梦多。方义的攻守战事也是如此,不断的僵持中,李长义始终无法将溜滑的赵廷隐赶出方义,而遂州的粮草军械,人员都在大量消耗,最终,有人不安心了。

公元九三二年,后唐长兴三年十月初,支援方义的东川正夏军因粮草不济而哗变,扣押李长义,加上其他各路援军的漠视,最终哗变演变成了叛变,西川军迅速接收方义,擒杀溃逃的顽抗之敌。

十月中,被围数月的青石县被攻破,董璋次子董光成及一干将领战死于城楼。

十月末,遂州全境的东川军悉数投降或者逃离,征战两个多月的遂州之战结束。

后唐长兴三年十一月末,遂州以北的各地驻军纷纷宣布投诚西川孟知祥。

十二月,遂州以南各州也放弃抵抗。

春节前夕孟知祥完成对东川的接收,进入整顿两川的时期,改制各个东川各部势力,全盘控制整个蜀地。

公元九三三年,后唐长兴四年,后唐迫不得已承认孟知祥在两川的实际控制权,封其为蜀王、东西川节度使……

当然,这一切都是原本的故事。

而此刻,因为一个家仇,张左耀潜进了青石县;因为机缘巧合,张左耀率领残兵冲向了青石县的南城城楼;更因为奇迹的出现,南城门被抢下;结果青石县被攻破了,张左耀成了西川军一个小兵头。

当他张左耀躲在营帐里休息时,义宁军统领贺同梨老将军接到了青石县拿下的消息。一边大骂儿子鲁莽,一边却笑得合不拢嘴。同时他传来命令,立即组建青石守备部队,而义宁军前锋军主力抽调出来北上汇合中军。

当执行巡逻任务的张左耀不忘那不未完仇怨。誓要杀掉刘家家主之时,贺同梨的飞骑奔进了前锋军大营。历史的列车,似乎在这里滑出了车轨。却不知是否该驶向何方。

“是哪支人马要留下?不会就是我们吧”回到自己的营帐,张左耀刚刚知道义宁军就要开拔。

“大人,你怎么知道?”留在营内的最后一个什长白波惊讶的望着张左耀。

“呵,还真猜对了,这没什么,我一路回营各处都在忙碌着收拾,却唯独我右卫营不慌不忙的,自然猜到了可能是我们留下。”张左耀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所知的全部就是孟知祥在这次战争中统一了两川,至于其中的曲折他并不了解,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自己不必北上作战而感到高兴。

“张队长,张队长在吗?”没聊两句,有人在营帐外叫喊。

本就站着的张左耀顺手拉开幕帘,却见一个不认识的皮甲兵立在门外:“我就是”

“张营官招所有队以上武官议事!半个时辰后,请到营官营帐!”小兵说着边从皮甲下摸索着什么,半响拿出一个布带扎好的卷筒纸张出来:“这是你的任状。完了可以去中军仓曹那里把你的兵器领了!”

“好的好的,谢谢兄弟了!”总算有人想到这个了,张左耀高兴之余不忘谢了这位给自己带来好事的小兵。

“大人客气,大人客气,呵呵!”小兵连连回礼,这才转身离去。

“头,没必要吧,一个小兵也这么客气!”胡三有些看不惯张左耀的客套。

张左耀却是只是客气一二而已,他并没有考虑过在这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这样的为人处事合适不合适,他只是按照自己曾经的生活习惯去生活。

“不说这个,我记得你说过,留下组建地方守备,这是需要上头批准的,这事情……!”

“呵呵,这事情里头的道道可多了!”胡三反感张左耀的提问,不过反感也没用,张左耀软磨硬泡的最终会让他开口,所以这会胡三倒是干脆的很,直接回答:“要知道咱们营官张忠杰大人可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