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蜀王帝业,终有成(2 / 2)

五代窃国 一字营 5321 字 2019-09-26

张左耀自然回礼:“明府客气了!早该来拜访,不过军马劳困,这才来晚了,还望明府莫要责怪张某怠慢之罪才是!”

果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的,只见陈光后一脸笑容的说到:“那里话,陪戎操劳军务本就是职责之事,何来怠慢一说,若不是如此,又怎会有蜀王亲封之荣,这可是咱们青石的一段佳话呢!”

“啊,看我这记性!抬进来!”张左耀左右看了看,这间偏院还是很幽静的,佯装着一拍脑门他对着门外喊了起来,同时,在陈光后疑惑的目光中拿出了一个撑圆了的小锦囊:“修栈道,免税赋,一直受明府照顾,南浦乡亲是无以为报,这是南浦酒坊给大人的一点心意。”

“哼,张陪戎,你这是什么意思?”陈光后一脸的不高兴。

“明府,何故生气?”张左耀装傻。

“你这不是让本官贪墨吗?”

“大人,此锦囊里所装,乃是南浦一些山果……!”正说着,门外的亲兵推开门,抬进两个大坛子,张左耀上前两步挥手示意手下出去,然后打开了坛子:“此坛中乃是南浦酿造的一点家酿,不知明府的贪墨之说从何说起?”

说着,张左耀砰的一声扯开了坛子的塞子。一阵浓烈的酒香飘散出来。

“这是……李家的南醇香?好酒,我听说就是青石酒坊想买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陈光后有些意外,不过很快就释然的说到:“呵呵,陪戎还真是客气,其实本官也不好酒,倒是叔父精于此道。”

“哦?是吗!”张左耀也有些意外:“这好办,如果明府需要,只管开口,陈刺史的酒,多了没有,每月送去几坛是没有问题的,自然,可是要收铜板的,不然那些枢密使可是要给刺史带帽子的。”

听着张左耀的暗喻,陈光后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呵,张陪戎,看你这话说的!不知南浦现在可有什么难处,只管说来便是!”

“难处?没有啊!”张左耀只是来打通一下关节,这是送礼的学问,平时不烧香,等有事了才去抱佛脚,佛祖是不会保佑你的:“明府公务繁忙,在下也就不叨扰了,还要去见见县尉……!”

张左耀说走就走了,什么也要求也没有留下,陈光后一脸的纳闷,随后看看哪两大坛子酒,别说,叔父确实很好此道,但下次再给叔父送去吧,自己留着招呼客人什么的还是挺好的。随后他又想起那个山果锦囊,伸手抓起来,挺沉的,也不知是什么果子。打开一看,称光后笑了笑,然后和了起来收入怀中,里面那是什么山果,明明就是白灿灿的银子。

都说当官难应酬,这话确实不假,一个小小青石县,县令,县承,司马,主簿,六曹参事等等大大小小官员一堆,张左耀都要一一找来拜会,说穿了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送上一些钱财礼物。还好张左耀这样的事情虽然以前没做过,但毕竟见的多了,应付起来也不算太难。

“旅帅,那个陈县令怎么样?”直到夜里,张左耀才回到了南浦军营,白波胡三等人早已等候在了营房里。

张左耀揉揉头:“没什么特别的,和你们打听的差不多,而立之年的人了,尽然不懂圆滑,估计如果不是叔父照顾着,可能早被踢出官场了!”

张左耀的话白波胡三倒是没觉得不对,如果有旁人的话其实听起来挺怪异的,张左耀自己才二十四五,却老气横秋的指责自己的上司不懂事。

“赵校尉可好?”胡三又问起南营的情况。

“他不在,去州府议事了,听他的副营官说,成都府可能有变数!”

“变数?”胡三和白波不解的互相望了望。

“没错,赵季良节度使再次公开呈书上奏蜀王,要再立蜀国!”

“称帝?”白波随后沉默了。

“旅帅,你看能成吗?”天下大事,每每出现变化,比如唐王李嗣源死,比如蜀王除李仁罕等等,胡三总能在张左耀这里得到正确的‘猜测’,他早已把这个看作一种天赋。

“蜀王当初为什么扩军?自然不会是为唐王守江山。而且明宗尚在的话,或许念及当年的知遇之恩,蜀王不会这么做,但此刻李嗣源死了,新唐看样子还得乱下去;再说,是否合适其实更要看民心,别的不说,你们自己觉得蜀王当皇帝合适吗?”张左耀没打算瞒什么,毕竟这事情很快就会定下来。最多半月就能有消息。

“我?不知道!”胡三还确实没想过!

“那不就结了,反正没人反对就是了!”张左耀耸耸肩。

“旅帅,这么一来,要是真成了,会不会又开战?新唐王能准?”白波更加细心些。

张左耀摇头:“不准,自然不准,不过他也不敢打。刚刚继位,军权不稳,朝堂不稳,各地节度使表面恭顺,本地里不服的多了,唐王要忙的事情在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