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谓缘分,莫如此(2 / 2)

五代窃国 一字营 4971 字 2019-09-26

而这反应,让张左耀有些不知所措,这应该是毋昭裔自己的话啊,而且肯定是常常说起,这才会在史书留传下来。他没想过,毋昭裔如此慎行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把这种话挂在嘴边,而且,版书余世,是在数年后他在蜀后主时期列宰相以后的事情,此刻,仍然是他的一个梦想。张左耀借他之言,说出了他的心思。

“果然是你!”毋昭裔不停的点头喃喃自语,随后看张左耀还疑惑,便笑笑的说:“老夫都知道,在南浦,你想刻印版书,虽未成,却已践之;你还开学馆以教孩童!可对?”

张左耀张大了嘴巴,难不成这毋昭裔有千里眼?小小南浦发生的事情他都知道?还是他专门调查自己?为什么?

没来得及问,毋中丞又开口了,而且让他更加糊涂:“老夫派人去看过,虽只是蒙馆,但良师益本皆具,学子无有别类,很好,很好啊!”

蒙馆,最初是为虎子学习而奔忙起来,而后又有特旅士兵的孩子也一并考虑进去。但几近周折,张左耀领军在外,一直耽搁着没办,直到此次远征,因为归期难定,事情就交给了胡三,张左耀只言明一定要抓紧而已。而撇开这些不谈,毋昭裔亲自派人去查看,难道胡三闯祸了?可是听毋中丞的话也不是啊!反倒是褒扬的成分更大。

张左耀思虑一下,觉得对于这样一位贤者,还是不要胡言的好,于是他说:“中丞,此事末将只是叮嘱一二而已,都是属下操办的,谈不上什么功劳,且为相邻之便矣,更不该居功!”

毋昭裔摇摇头,似乎把张左耀德实话当谦恭了:“张招抚,这话就不对了,育人之事怎会小?荫及后人恩怎可不算功?谦慎为美,却不可妄自菲薄啊,你的下属胡得力详禀一切,这个功劳你是让不掉的。”

这下,张左耀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好了,认也不是,不认也不是。

“不过,老夫千方百计寻你,是因为另一事!”毋昭裔这时又开了口。

“中丞请吩咐!”张左耀立马回话。

“不必拘束,不必拘束!”毋昭裔抬手示意了一下:“你的字印我看过,着实是可行的,为何最后又弃之不用?是觉得无利吗?”

“字印?”张左耀一愣,又反应过来,毋昭裔说的是当初做的活字印刷的泥字,于是解释一番:“中丞,却是觉得无利。此字印称活字,本来在下以为可以藉此谋些钱财,以书肆之利供之以学馆之用度……!”

“以书养学?”毋昭裔听到张左耀**裸的言以书取利,有些皱眉,而后听到用于学馆,又有些疑惑的摸样:“那为何弃之?”

“呵呵,中丞,不是弃之,而是未成!”张左耀有些尴尬:“后来我才发现,此活字之造字工程太过浩大。非一日之功,学馆之需则急迫;随后,我又再次出征,所以,我就把此事隔置了。”

“老夫在想,此活字一旦制成,天下万卷可以尽版之,此想法可对?”毋昭裔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点张左耀早就明白,一开始他也就是这么想的,此刻当即点头。

“那以张招抚看,若以成都匠造营之力,制之一套全字,需要多久?”毋昭裔再次言语,神色间参杂着许多的期待。

张左耀这下沉思起来,撇开其他的不说,单看确立活字一功,便是千秋大业。恰逢毋昭裔此刻是个有心人,也是个有能之人,若是能促成,也算一件美事。于是,他把一个更大的计划丢了出去,不说做完,即便促成一半也是好事。

张左耀起身,抱拳对毋昭裔深深一掬,算是对这位长者高居庙堂却不忘年少之志的一种敬佩之意的表达,也算是自己的一番奉承吧,然后他才说到:“中丞,若以国行此事,则不在时间长短,活字一成,数套之后便可版以任何书本,而后各地皆设国立书肆,经营得益之下,天下万民皆可阅,皆可学……!”

“哈哈,对,对,即是如此,既是如此!”毋昭裔一拍大腿,高兴得不行,他人近半百,平生两个愿望,一个是仕途之志,而另一个则就在张左耀之言;官,多大算满意,这没有尺度,而印书设学则不同,人都需要满足感的,古人也是,无疑,若是事成,对于毋昭裔来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成就感。

不过,笑了好一会后,他又有些遗憾的说到:“可惜了,造字本就开销若大,再各地书肆必招以执掌之人,用度开销之巨怕是朝堂之人皆反对,且可一试而已……!”

“大人,你入了歧途了!”一听这话,张左耀急了,这一急就说错话,胆敢说人家御史中丞误入歧途?不过随后他顾不得这些急忙进言:“中丞,书肆何必非要以国以营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