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杀便杀了(2 / 2)

五代窃国 一字营 5727 字 2019-09-26

人说,付出总有回报,张左耀对刘函的权限越放越宽,很多事情,张左耀都告诉他,不必请示,直接放手去做,而后上报即刻。这说明什么,说明刘函正向雄武军重要人员的位置靠拢,不过随着事情的深入,刘函渐渐现了另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百姓眼里那一丝感激,那一丝尊敬,那是刘函从未感受,也从未奢望过的东西,感受这些,他的心里有些东西在动,说不清道不明,却撩的人心痒痒。

“刘……大……善人,谢……!”

这是一句并不完整的感谢,说话的人四十出头,与刘函年纪相仿,而说这话时,他眼前不过是一口刘函亲手送上的米粥,碗缺了口,米粥很稀很稀,更可惜的是,这人没能将他的感谢说完,便咽了气,他的瞳孔扩散,却始终有一线生机凝聚在那晚米粥上,可惜再也吃不到!

他们是流民,上天都丢弃的流民,秦州却主动收留他们,这让刘函想起了自己从家乡漂泊到蜀地的经历,在哪里不受白眼?哪里不受驱赶?他们的感激,绝对真诚!而这个汉子领着全村仅剩的八十三口前来秦州寻找生机,所以刘函才在碰巧巡查时前来探望他;这个汉子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据说,他还有一个美丽的妻子,被契丹饿狼糟蹋后了断了!他还有一个襁褓中的孩子,早在半路上饿死了,所以,刘函很佩服他还有勇气领着全村上下老少奔波千里;而这个汉子没有左手掌,据说那是手刃那两个闯入他家的契丹兵而失去的,所以刘函想亲自捧起了稀粥给他吃上一口;

“都使,我一直都讲,这些都是都使的恩情,不过,他们大多只能见到我,所以总感激是我,我实在觉得有些愧疚!后来,只顾着忙安置人员,地方越扩越大,这才不知不觉占入了麦积的地界!也才有了与佛门冲突的事,若是都使要怪,怪属下办事不利吧,千万不能因佛门一事而停下收治流民一事!不然……不然……”

刘函不然了半天,没不然出什么话,因为他愕然现,张左耀立即停止收治流民一事,没有任何人可以说三道四,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怪罪他!

“好了,我知道的,我从来也没有想过停下此事的!”刘浮生的事情,张左耀听得很认真,其实关于这些,他早有情报,包括佛门之事,他只是没想过会这么严重而已,他更不会怪罪刘函,他绝不认为这样做事错的。给刘函吃了定心丸,他又继续解释:“我说的不动摇华严寺的地位,那是因为佛门在秦州甚至整个大西北都具有不可估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如果善加利用,甚至可以更有利于秦州的稳定展!所谓擒贼先擒王,既然有了华严寺这样的出头鸟,我们何不控之以诱佛民支持节度府呢?一味的搬倒对手未必最后是我们胜利,你在军中呆了那么就,怎么就没学到了一点?”

刘函不是没有学到,其实,所谓关心则乱而已。张左耀不关心,所以清醒些?不,当然不是,而是张左耀看得更淡些,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做了自己决定应该做的,尽力而已,至于流民感激谁,只要在雄武军可控范围内,他都不会太在意,所以,他能看得更清楚,自己这么做,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最初的目的?”刘函被张作耀的问题问愣了,低头一想:“最初的目的就是救民于战乱!”

“对,没错,华严寺虽然有人作恶,但那只是那些人而已,并不是华严寺本身,所以,我们没必要怪罪华严寺,更没必要吧佛门看做自己的对立面,从而想方设法的铲除对手!相反,为了更好的救人,更好的管理秦州,我们甚至可以将华严寺的地位推高,比秦州任何寺庙都高,华严寺一但对节度府改观,那么所有佛民对我们的态度,自然也就会转变过来的!”

“可是觉印,还有那班秃驴怎么可能真心…….!”

“其一,我说华严寺,没有说觉印老秃驴,他不合作,我就不信没人肯合作,主持不在了,华严寺还是华严寺,仙人崖还是仙人崖,佛门信徒信佛又不是信觉印!”

“其二,我没有时间跟他们耗,所以,我根本就没打算说服谁!只不过我这次来比较匆忙,只有这点人,所以才留宿一夜,等的,自然是天明!”

张左耀提刀吃饭的时日也不断了,冲锋杀敌他不算勇猛,每次都是咬咬牙狠狠心这才上去,不过,杀人毕竟不比杀鸡,杀得多了,心会黑,眼会冷的,借着微微的烛光,刘函看到了一股子凶光从张左耀眼里窜出,身子有些寒,自己只是想如何处置华严寺的和尚,没想到,都使却是想直接杀人,在佛门杀人,不对啊,既然要取信佛民,在佛门之中杀僧人,这???

张左耀看到刘函一哆嗦,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过于煞气了,不过,他却没打算放过刘函,而是盯着刘函的眼睛,冷冷一笑:“呵呵,若是真的佛门僧人,杀了或许麻烦,不过,若是杀几个强行入寺,挟持方丈的鼠辈,杀了便杀了,你还怕了不成?”

刘函的脸色变了数变,最后他想起了那个汉子,以及他身后衣衫褴褛却不停朝自己下跪的村民,又对比起今日在华严寺中的秃驴,他们那一张张养得白白胖胖的丑恶嘴脸,仿佛在嘲笑着自己,半响,刘函对自己的价值观做了微微改动:“都使,你说笑了!刘函没多大本事,不过,好歹也是军中磨练起来的,杀几个欺世盗名酒肉和尚而已,何来的怕字!”

“好,那明日就由你主刀!”

“啊?”

…….

人生就是这样,三十年河东,山十年河西;现在的张左耀大权在握,动动嘴,就有人会死于非命,不过,他没有注意到,在刘函心里,张左耀却因此事有了一个双面形象,一面是救人的救世菩提,一面又是收人姓名的灭世阎罗。而更有意思的是,刘函打心眼里认同这两面都是出于善意的,也就是说,他自认为救也好,杀也好,都是张左耀的动作,而出点则都是一个善字打头!认同了,就会去实践,刘函自己也没想到,不久之后,陪着张左耀借势而起,秦州救世阎罗的称号没有落在他追随的张都使身上,却落在了他刘浮生自己身上!当然,此刻刘浮生心里只不过是那句说起来很轻巧的话:“杀便杀了,有甚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