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算盘(2 / 2)

只要能坚守赵Y的底线,卢仲贤这仕途就还有希望。

九月,已是秋末,凉意渐浓。

宋时的九月,是阴历,按照阳历的时间,差不多十一月了,八月的秋老虎过去,九月便秋意瑟瑟,行走在江南平原上,处处可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没有后世的工业污染,宋时的空气清新得让人陶醉,但凡有秋日的天气,天空总是晴空万里一片湛蓝,天地之间,江南水乡中偶尔见炊烟。

当然,比之后世人烟稀少了不知多少。

饱受战乱的南宋,人口一直没有恢复过来,因此这一路走来,不少地方甚至达到了荒无人烟的境界,让李凤梧很是感叹。

这个年代,寻常百姓人家生了孩子,十个能活下来四个就算不错了。

所以说,封建社会是有钱人的天堂,却是穷人的地狱。

别想着那么多的寒门贵子,特么的先活下来再去考虑读书的事情,不是每个寒门生出的儿子都能活下来的,稍不注意一场流行感冒就把小命带走了。

其实用句话来说,这也是为何古代人杰辈出的缘故。

在古代,首先第一关,是在严苛的生活条件下活下来,历经艰险活下来的人,一者在身体上终究要出众一些,一者经历的磨难多,心智也要坚强一些。

物竞天择,这些人活下来自然容易成才。

所以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进化,活下来了,再读书练武,自然远超常人,稍有机会便能成为青史留名的才子英雄。

和后世有着截然不同,后世科技和医疗水平极高,到了八十年代,生下来的孩子几乎都能活下来,九十年代甚至于新世纪之后,初生儿的存活率大幅度提高。

只是人口多了,再想如古代一般读书读出个全国状元读出个青史留名,难度就是几何倍的增长。

当然,人口基数大,还是有很多读书而成为天之骄子的人。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性。

一路北上。

使团的名单早已送达金国江北大营,谈判时间也已拟定好,李凤梧一行人也不着急,游山玩水晃晃悠悠的赶往江北。

很快的功夫,李凤梧发现赵云兆这货真不是一般人。

这货是位宏词博学科的同进士,且拜了大儒也是南宋相公朱倬为师,加上宗室子弟的身份,按理说三十左右岁正当壮年,应该能当个好官的,却在一次言谈中失语,他到鸿胪寺是被上皇撵过去的。

李凤梧敏锐的发现这一点,心中顿时清楚,这货怕是有真材实料的,而且应该是反对赵构禅位于赵Y的一派,要不然也不会被赵构撵到等同于废了的鸿胪寺。

这又涉及到赵构于盛年禅位的事情了。

赵构活了八十一岁,五十多岁禅位赵Y,在古今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位活了八十多岁的皇帝,五十多岁对他而言正是春秋鼎盛,也是治国能力最为强大的时候,赵构却在这个时候禅位赵Y,这其中可以捉摸的事情多了去了。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