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理第一人(2 / 2)

不过高寿昌还是仔细打量了一阵李凤梧,回礼道:“两位使君不必多礼,请入内就座。”

柳子承和钱象祖识趣的没有上前见礼。

宾主入内就坐。

待丫鬟们斟酒,高寿昌端起专属于他这个档次身份的高脚琉璃杯,不疾不徐的对众人道:“诸位使君远道而来,本相代表陛下敬诸位一杯!”

说完浅酌一口。

李凤梧等人不敢怠慢,纷纷以袖遮口,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高寿昌敬酒,他只喝半口,不代表你就能只喝半口,为表示尊敬,哪怕酒量再不好,这第一杯也得一饮而尽。

不从国家大小而论,但从低位身份,高寿昌的身份地位远远高于大宋的相公们。

说他才是大理皇帝都不遑言过。

放下酒杯,高寿昌终于浮起一抹淡淡笑意,“大理不如上国,酒食薄鄙,还望使君们不要见怪,但请用筵,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海涵。”

大理和大宋交好,但并非属国关系。

称呼为上国,也昭显了这个时期大理对大宋的态度。

王之望起身哈哈一笑,“相国客气,我等再次敬您一杯,打扰之处,还请见谅。”

李凤梧等人只好起身,又一杯饮下。

高寿昌端起酒杯意思了一下,待大宋使团众人坐下后,这才笑着道:“久闻大宋雏凤,未及冠而中探花,使金,于宿州气得刘仲洙吐血,在毫州沽月山更是舌战群儒,气煞金国四元状元孟宗献,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天骄!”

王之望笑了笑,淡定的吃着面前的大理美食。

后面若非被高寿昌提起,或者需要自己出面,基本上没自己什么事了。

话说,高寿昌果然不简单,身在大理,竟然将使团的情况摸得如此透彻,一下子就看出了使团的核心人物,上来就找到李凤梧寒暄。

若是早一两年的李凤梧,哪怕是中探花前后,李凤梧都会受宠若惊。

不过现在……连大宋天子都想见就见,何况一个高寿昌。

不卑不亢的笑道:“中国公谬赞,非在下天骄之才,实在的刘仲洙、孟宗献之流徒有虚名,我大宋人才济济,胜我才百千倍者甚众,远的不说,但说本科状元郎木待问、榜眼黄洽,那都是千古难逢一见的大才之人,中国公谬赞,在下实在受之有愧。”

先低调一点,毕竟这货是大理第一人。

高寿昌哦了一声,“可惜了,不能得见能凌驾于大宋雏凤的千古大才。”

李凤梧哈哈一笑,“大宋与贵国世代交好,友邦事密,今后必然会有机会,且大理人杰地灵,想必亦有不少绝代天骄,中国公可莫要舍近求远。”

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屁话。

事实上两人此刻的交谈,真的都是废话。

不过高寿昌可不是来说废话的,话锋一转,笑里藏刀的道:“李使君谦虚了,使金之威犹在耳畔,本相亦心有戚戚焉。”

这就是在探视大宋使团的目的。

李凤梧心中暗凛,这个场合当然不能直说,只好使出太极,“中国公折煞在下了,金国乃虎狼之邦,觊觎我大宋大好河山,在下使金,自当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情怀刀藏剑而去,贵国与我大宋世代友邦,在下来大理,怀中无刀,胸中无剑,仅有一颗愿两国长远久情、共筑盛世繁华之心耳。”

明确的告诉高寿昌,相国大人不必担心,大宋此次使大理,并非是要来闹点什么,而是怀着友好交往互通商贸的初衷。(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