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开档裤的才子(2 / 2)

阉党 傲骨铁心 7109 字 2019-09-27

林大牙见胡义对自己安排的菜赞不绝口,心中也是高兴,花了这么多银子才使知府同意钦差下塌自己家中,还不就是为了能沾上些皇家的气息,日后与人打交道时也能腰肝直一些。若是能与这位皇上身边当红的小太监关系更近一层,那就最好不过了。

所以他与拼命的往胡义碗里夹菜。而林峰见了父亲那样,也有样学样,也不断的往胡义碗里夹茶,略他吃这个吃那个,忙得是不亦乐乎。

坐在那默默扒饭,始终不一言的林蓉看了父亲和兄长这样,心中十分不满,在她眼里,胡义只不过是个比自己小一点的小屁孩,却凭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和恭惟呢。

其实胡义这会可不光是吃茶,他其实也在想小唐寅的将来。说他是才子不假,可是那才子前面却要加上倒霉二字,而且唐伯虎的倒霉还与九儿离不开关系。

关于唐寅太多的事迹和他那些诗词胡义记得不太多,他只知道唐寅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风流,因为他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十九岁时娶徐氏,但她大约在二十四岁的时候病逝。后来又娶一室,却不知道姓名,在唐寅碰到科场弊案时而离去。最后唐寅娶的老婆叫沈氏,就是民间所说的九娘,至于这个九娘是不是秋香姑娘,胡义就不知道了。

大凡才子,少时肯定就有先天性的预兆出来,就跟后世少年神童班里的神童一样小时候的唐伯虎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十六岁时就在秀才考试中得了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不过正当唐解元踌躇满志,准备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却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最终将他一棍子打死的就是可爱的九儿了。

让唐寅倒大霉的“会试泄题案”一般说法是,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经这人有个孙子,大大的有名,徐霞客,暗中贿烙了主考官的家幢,事先得到试题。是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都是饱学之士,试题出得十分冷御,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的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也就是因为这句话。唐寅倒霉了。因为唐寅和徐经到京城后多次拜访过程敏政,特别在他被钦定为主考安之后,唐寅还请他为自己的一本诗集作序。这种事情难免会让别人心中产生怀疑。所以听到程敏政在考场这样说,平时忌恨他的人立马就抓到了把柄。纷纷启奏皇上,也就是孝宗九儿,这些人的奏折上都说程敏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

孝宗九儿信以为真,十分恼怒。立即下旨不准程敏政阅卷,凡由程敏政阅过的卷子均由李东阳复阅。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押入大理寺狱。派专人审理。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他用一块金子买通程敏政的亲随,窃取试题泄露给唐寅。后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孝宗见了新供词后,斟酌一番后,下旨“平反。”不过却录夺了唐寅的会考权力,而让他到淅江去当吏。唐寅觉得委屈,没有去上任。回家之后就有些疯癫了。日子过得也极其清贫,全靠友人接济,如此愁苦一生,极其凄惨的死去。

想到小唐寅将来本可以成为状元。却因为九儿的一意孤行而让他沦落街头,胡义就有些不过这事还要等二十几年,这会想这个,也没有,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如果到那时自己这假太监还活得滋润,不妨就帮他一把,真正成全他大才子的美名。,!塞讲块鹅肝后。警眼就丑林蓉正脸不满的看着自乍制像自己哪里欠收拾一样。胡义有些毛燥了:你这丫头怎么回事,我招你惹你了还是怎么着,这么不待你见的。白天要不是我给你们父女解围你真当这广平府的官员那么好相于,不找你们麻烦的。你不知感激就算了,却还对我如此仇视,真是没话说你。

不计较归不计较,不过胡义也实在受不了这小丫头对自己的敌视,想着是不是要给点颜色她看看,以免老是这般小瞧自己,却听见小唐寅将桌上的调羹打到地上,出很清脆的一声响。胡义一听,灵机一动。暗自嘿嘿一笑,对林大牙说道:“咱家看令千金模样,机灵可爱,定是能歌善舞,长袖翩翩的才女。不如这样。能否请令爱为咱家唱上几句曲子,也好让咱家肚中舒坦时,耳朵也能享受一下那天簌之音呢?”“这个,怕是有些不好吧,不瞒公公,小女资质平平,嗓音难登大雅之堂,只怕公公听了会大为失望。”

林大牙没想到胡义会提这么个要求。他是不怕这小太监会有什么对女儿不利的色心,但自家女儿德性。他最是清楚不过。用句刁蛮任性来形容,最是恰当不过,平日里耍是看谁不顺眼,她绝不对对方假以任何颜色,现在要她给胡义唱曲,只怕比杀她都难受。

果然林蓉听了胡义这个要求,眼睛都气得鼓了起来,就差要拍桌子走人,小嘴撅得老高,但在林大牙严厉的目光下,终是不敢骂出口。

不过脸上的神情却分在告诉胡义:要本小姐给你这小太监唱曲,你做梦吧!

“咱家还以为林姑娘真的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呢,不想却连个曲子也不会唱。”

胡义看都不看林蓉一眼,夹过一只鸭掌放在碗里:“算了,咱家也不要你唱什么了,免得你唱得太过难听,影响咱家这胃口。”

纠,谁说我唱得难听!”

林蓉最怕人家说她有什么不好,所以平日里就喜欢争强好胜。本来就对这小太监一百个看不眼,现在听胡义这样说她,心中更加不乐意了。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不能被这不学无术的卜太监给小瞧了。

听林蓉这么说,胡义佯作愕然。有些迟疑道:“如果你唱得不难听。林员件为何会说你嗓音平平呢?”

“我现在就唱给你听,看是不是嗓音平平!”

林蓉不待胡义开口,猛的一下站起来,就开始唱了起来,唱得什么词胡义不知道,但听起幕却真是好听,尤其是小姑娘清脆的声音,让人听了格外悦耳。

胡义激林蓉的目的就是让她给自己唱个曲,因为在后世,这女孩子唱曲在某种程度上是低人一等的活计。所以他才要享受一下这当大爷的感觉,谁让小姑娘如何不待见自己的。

明朝的封建规矩虽然特别多,但大户人家的子女却都会唱上几流行的词曲,平日里闺中好友聚在一起。也多以唱曲为乐,倒没什么下贱之意,故而胡义不怕这要求林蓉唱曲会让林大牙他们有什么不满。

见女儿开口唱了起来,林大牙也不好说什么,只好放下筷子在那装模作样听起来,他也是头一回听见自己女儿唱曲,心中也是忐忑,生怕女儿唱得难听,丢林家的脸。不过听了几句后他却心下一松,紧绷的脸也松了下来。因为自家女儿唱得还真是不错,让人听着有滋有味儿的。比外面那些串堂卖艺唱的都好听。

跟他爹坐正姿势在那倾听不同。林峰却是拿了根筷子在那合着节奏轻敲桌面,脑袋还不时一点一点。好像这曲唱得深入他心一般。坐在怀中的小唐寅也鬼灵精怪的在那摇头晃脑,好像学堂里读百家姓的小童一般,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好!”

林蓉一曲唱罢后,许是胡义的表现让他心中不再紧张,林峰率先喊了一声好,这声好倒不是因为这曲子是自家妹子所唱,而是他真觉得妹妹唱得好。林大牙也是呵呵一笑,不住点头,却是没跟儿子一样也叫好。毕竟这是自己家中,唱的又是自己女儿,做为父辈的他自然不好王婆卖瓜了。

胡义却是懒洋洋靠在蒋子上。一脸自得的看着林蓉,半响长呼一口气:“咱家听了林姑娘这曲,只想说一句话。”

林蓉很想知道这小太监如何评价自己的嗓音,急着问道:“什么话?”胡义没有马上说出来,而是吊了吊她胃口,慢悠悠的拿起茶碗饮了一下。才不紧不快道:“咱家想说的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

上章侍女洗澡算是个小刨,呵呵。不管有没有小短裤,浴桶里总会看得出。不过不好修改了,所以大家明白就好,不要过于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