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秘的羊皮卷(1 / 1)



最新网址:www.第二章神秘的“羊皮卷”

(一)转场

1979年春季。

春天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阿拉善草原大地也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正在渐渐焕发生机。

乌日汗一家开始准备春季转场。由于阿拉善草原属于荒漠半荒漠化,牧民要根据季节的变化,经常改变牧场。乌日汗家的转场任务主要由傲木嘎和乌云其木格(乌日娜的母亲)来完成,但是全家都要为转场忙碌起来。为转场的蒙古包要整理、勒勒车要修缮、要备足口粮和食盐等等……

由于阿拉善地域的特殊性,乌日汗一家的主要生活要依靠那70余峰骆驼。骆驼是唯一能长期生活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的家畜。在阿拉善地区,由于植被稀疏且不规则,不可能集中饲养和繁殖骆驼,并且骆驼的采食完全不同于牛和绵羊,牧驼绝不会产生过牧现象。驼群不断地移动着,而且骆驼对每种植物只采食一小部分,即使在植被极差的地区,骆驼也从不吃光所有的牧草。因此,阿拉善一般饲养骆驼都采取传统的远距离放牧方式。骆驼的放牧相对来说较轻松,驼群到达新的牧场,牧民会让驼群自己觅食,定期不定期的巡看一番即可。驼群会在头驼的带领下在牧场觅食,在草原上还没有驼群的天敌,即使遇上草原狼,驼群也会有办法抵御狼的进攻,草原狼也不会轻易对这样庞大的、没有把握的种族攻击。

韩峰一家在草原上这几年的生活大多是依靠乌日汗一家以及嘎查的牧民,原本要求的“垦荒种田”被无情的阿拉善自然环境所击溃的五体投地。多风少雨、干旱的自然环境,根本就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好在夫妻两个都是有知识有文化,韩子乔由一个人类研究学者演变为一个可以判断治疗人、畜简单病症的草原赤脚大夫,李秀红则担起了附近几个嘎查孩子的教育工作。草原人民的善良深深地感动着这对来自内地南方的夫妻。

转场的工作量很大,靠一个人是不能完成的,转场完成,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韩峰已经15岁,他要求参加并帮助乌日汗家今年的春季转场。韩子桥夫妇也极力赞成,草原的生活,将这个原本秀气瘦弱的儿子锻炼的颇有些男子汉气概,何况乌日汗一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是他们总想报答的。乌日娜对韩峰的参加自是喜上眉梢,这孩子比韩峰小一岁,草原的孩子成熟的早,小妮子心里早就对这个清秀的哥哥心怀春意。

罕见的春雨滋润了草原的干涸,转场的途中一帆风顺。春暖花开,让闷了一冬的两个年轻人心情愉悦。到了贺兰山脚下的新牧场,将临时住所安顿好后,驼群就被牧放了出去,日常的放牧就剩下那300只羊和十几匹马了。傲木嘎和乌云其木格会留在牧场,其余人将返回到居住的嘎查,临行的前一天,乌日娜邀请韩峰去登山。

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中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中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贺兰山西部和北部有著名的腾格里大沙漠和乌兰布和大沙漠,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雨雪稀少,风大沙多,蒸发强烈;而贺兰山东部则是银川平原,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无霜期长,热量资源丰富,日照充足。

最新网址: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