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广宗寺(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第十二章

韩峰一行并没有返回前日的驻地,离开时萧燕已经做了安排,当晚不归,那四名侦察兵将驱车在广宗寺等待会合。

三人一怪在日落前赶到了广宗寺外。“马面怪”经溪水洗涤,身上的臭味大大减轻,毛色也变得油亮,虽是如此,将这人形马面牛声的怪物带在身边也是不妥。在山脚下,三人找到一处隐在树后的山体裂缝,看看大小差不多,将“马面怪”塞了进去,萧燕离开前比划着威胁的手势,告诫“大家伙”不许出来,耐心等待。韩峰着这一丑一美形成的鲜明对比,彼此间还在比比划划甚是好笑。

(以下文字参阅阿拉善盟档案史志局专家额尔敦巴特尔的文章,在此感谢)

广宗寺(俗称贺兰山南寺)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是阿拉善盟第一大寺,也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寺庙。1760年,授予镌刻有藏、满、蒙、汉四种文字寺名“广宗寺”的乾隆御笔金匾。寺中供奉着仓央嘉措的灵塔。而保存下来的五佛冠(象征五部佛:不动佛、宝生佛、无星光佛、不空成就佛、毗卢佛)和法袍等仓央嘉措前的法器,却成为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地区弘法的最具说服力的物证。

仓央嘉措为当时西藏政教合一的最高领袖,而且是一位著名的诗人,1716年初来到阿拉善。这一天,仓央嘉措徒步翻越腾格里沙漠,来到敖门高勒的一户牧人家中,主人热情款待了这位云游喇嘛。第二天,仓央嘉措来到名叫百土坎的地方(现超格图呼热大庙所在地),发现这里地形特殊,水草丰美,牧人纯朴。他觉得在这里建造寺庙,一定能推广藏传佛教。1734年,正式开始建造寺庙,随着时间推移,超格图呼热大庙规模逐渐扩大,成为阿拉善地区最早的喇嘛庙和藏传佛教的开元之地。

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厢根达来巴格匝布苏尔乌素的一户人家做客,听见那家婴儿的啼哭声,认定是当年被拉藏汗杀害的第巴&#8226;桑结嘉措的声音,决定以阿拉善作为自己的归宿点。他将这个婴儿阿旺多尔济认定为自己的心传弟子。当时阿旺多尔济尚年幼,待到成年后,仓央嘉措就让他去西藏深造,把建南寺的遗嘱留给他。

据记载,被全阿拉善敬称为德都格根的仓央嘉措。1745年圆寂于阿拉善旗腾格里沙漠深处的承庆寺,是年64岁。

(以上文字参阅阿拉善盟档案史志局专家额尔敦巴特尔的文章,在此感谢)

广宗寺作为阿拉善全旗最大的寺院,也作为信众向往、信仰的地方,聚集了大量有历史价值的珍贵佛像、佛经和佛教文物、佛教艺术品,也聚集了精通佛教显密二宗教规的高僧大德。“文”“化”“大”“革命”开始,从巴彦浩特来的“造“反派闯入南寺,捣毁了仓央嘉措灵塔,强迫僧侣们自己破坏仓央嘉措肉身并焚烧,大量的佛像、佛经被毁坏殆尽。他们还把守寺的少数喇嘛当做牛鬼蛇神加以批斗後赶出寺院,一些无家可归的僧人被驱赶到附近社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