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城俏老板(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一)

一行人两辆车沿路疾驶,左边是贺兰山巍峨数百里的屏障,右边是辽阔、荒凉、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再深入就是腾格里沙漠,无尽的塞外苍凉冲击着人的视觉。地面不知啥时候盖了一层薄雪,戈壁大漠的天奇怪得很,已是五月初了,居然还落了雪花。

从阿拉善开始进入乌海地界,首先就是看到零零星星的小煤矿和一脸灰尘的矿工,抱着娃的女人们脸上有着麻木和疲惫。建国后,在这里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来自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人汇聚在这里,大兴土木。备战备荒时期,又有大批三线军工单位扎根在此,随着人口的增加,1976年正式成立乌海市。

小分队穿过矿区,横渡黄河,到达乌海市的中心地段――海勃湾。留下一个兵看守车辆和“马面怪”,韩峰萧燕带着其他人找了家挂着“清真”字样的餐馆吃饭。

八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两岸,乌海这个地方已经有人开始了“个体经营”。小饭馆的老板娘是个二十七八的小媳妇,长得如花似玉,看着像是南方女子。果然,老板娘一招呼,一嘴的江南软语呢哝。

小店收拾得干干净净,老板娘笑颜如花,萧燕很是满意,一边点了吃食等着,一边拉了老板娘低声私语。女人是耐不住寂寞的,这一路上虽说有韩峰、李树林等人,但是女人有些话总是要跟同性说,哪怕她的话题仅仅是想唠几句闲嗑,萧燕也不例外。

两个女人叽叽喳喳,萧燕知道了老板娘叫黄玉莲,祖籍浙江,支边青年,嫁给了当地在木材加工厂工作的丈夫。黄玉莲原本在木材加工厂干些零工,改革开放的国策出台,南方人的精明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她说服那个老实巴交,三棍子揍不出个屁的丈夫,开了这间小店,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生意出奇的好。

黄玉莲看着眼前水葱似的萧燕,也是打心眼里喜欢。这精明的女人早就看出了这一行人的与众不同。两辆在这城里只有市长、局长才能乘坐的吉普车,一群动作干练、明显的受过某种训练的的男人,甘心却团团围绕在这美貌的小妮子身边……黄玉莲动了好奇心。

吃食很快上来了,西北的民族特色菜,够辣够味道。几个人吃的满头大汗,这当儿,打门口进来个人,吸引了韩峰的注意。

小分队的饭吃得不早不晚,午时已过,中饭晚了,晚饭还早,正是餐厅客淡的时间。这个点一般没什么人来吃饭了,除非是像韩峰他们这些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