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十三节 阴谋得逞(2 / 2)

赵锦绣着急地回答,我可是拿人格保证,绝对没有!郭世东就说,那就好,咱们是单位的领导干部,不能跟着以讹传讹,也许只是人们在捕风捉影,一旦跟着误传,我担心伤害到小沈的自尊心。赵锦绣还想说什么,郭世东的手机就来了电话,见郭世东想接电话却一直让铃声继续,赵锦绣便识相地离开了。

其实郭世东并非是真的有来电,这是他一贯的拒客的手段,是他按了近似来电铃声的设置。之所以要及早打发赵锦绣离开,是因为赵锦绣无意间提供的这个信息,给了他很大的想象空间。赵锦绣出门后,郭世东竟然刹那间进入了美丽的想象世界。沈红玉和丈夫离婚了,沈红玉成了他的情人,沈红玉答应配合他实施计划,涂刚调任榆树县县长,自己被提拔为副县长,沈红玉甚至为他生了个和她一样漂亮双眼皮浓眉大眼的女孩。

这样想来,郭世东就不由得笑了起来。当他不可遏制地笑过后,才发现这都是他主观臆想的梦想。郭世东就急了,看看外面天光明朗,才发觉是赵锦绣的信息让他产生了相关的想象。他就安慰自己,不应该这样想。人家才二十大几的年龄,怎么会和自己这五十岁的人搞拍拖呢?再说自己是单位领导,人家是下面的职员,有道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在单位搞女人不仅会让人小瞧,而且也最不安全。你想你在手下养了一个情妇,时间长了那肯定会让单位的人看出来,你再独裁霸道,也管不住别人的嘴,他不敢再单位议论,保不住在外面闲聊的时候说漏,一旦传播开有人举报,自己这做法还能够在局长的位置上坐吗?可是反过来一想,你不是急等着实施计划吗?要是没有她的配合,自己孤掌难鸣,不是也会坐失良机吗?好,既然进退维谷,那最好就选择进,有道是闯过去前面可能就是一片蓝天。郭世东果然没有再更多地犹豫,他决定主动出击了。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借口。

郭世东忽然让办公室通知沈红玉来自己办公室,办公室汇报说沈红玉在高水市财政局学习。郭世东就自己开车到了高水财政局附近,把车停好就给沈红玉打电话,沈红玉把电话压了后不长时间就回电了,沈红玉问,郭局,我不是昨天就跟你请假了吗?我在市财政局培训!郭世东就回答,我也在,你能够下楼一趟吗,我在大门外有事找你。沈红玉很快出现在车前,郭世东示意他上车。沈红玉问,郭局,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郭世东严肃地回答,你得跟我出去一趟。沈红玉就解释,我的笔记本和资料还在会议室。郭世东就说,你让别人替你放起就行了。沈红玉就打电话安排一起参加培训的人代劳了。

郭世东说,你是财贸学校科班毕业,加之这几年在我们财政局掌握了不少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我想咨询你些问题,一会儿带你见一个咱们榆树城的退耕还林大户苏建喜。你就和他讲一下这些政策。沈红玉就笑笑回答,郭局你太谦虚了,论资历你比我要老得多,你当农业办主任时,我才分配进局里。你当分管农业方面的副局长时,我才到财务室干副科长。郭世东就谦逊地回答,我不是上了岁数了吗,有些政策记得也表态清楚。需要你给佐证一下,以免说得跑了偏。

沈红玉就说,不会的,我觉得你多虑了。再说了,现在的农民就是憨厚朴实,政策意识也不是很强,他们只知道上边有这个政策,具体多少并不清楚,尽管这些政策上上边给你,只是过过我们财政局的手,也用不着我们局掏钱,只要你给他们一些,他们就会感激你一辈子。郭世东在财政局干了多少年了,虽然经常这样想这些问题,但是真的通过耳朵亲自听到,还是第一次,面对沈红玉的话,他真的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仿佛遇到了久违的知音。他认真地掉转头向后边车厢坐的沈红玉看看说,你真的也这样认为,怎么和我的看法如出一辙。

沈红玉就说,难道不是吗?事实上我和这个苏建喜也很熟识,多少次给他拔上边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我通知他来咱们局取补助,他总是说财政每年给我这么多补助,我真的很感动。我是不是该请财政局的领导同志们吃个便饭,我总是解释这些补贴款不是县财政的,是中央拔下来的。他却总是说,我不管是哪里拔下来的,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就认财政局这根针。中央有很多政策都很温暖,可是我只感觉到榆树财政局的温暖。我告诉他吃饭就免了,你快些拿这些钱买些种苗、肥料,或者购置工程建设原材料吧,老苏,这些款项是中央专项资金,不能胡花的,到时候我们还要陪同上级财政部门到你那里去检查,一旦发现你做了其它用途,就会停止发放的。

郭世东从沈红玉的话里觉得应该有门,就旁敲侧击地说,小沈,咱们局现在有个大用场,你看能不能先借用一下上边的这个专项资金?沈红玉回答,原则上是绝对不行的,可是凡事都得讲个实际情况,如果真的有什么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先借用一下,不过根据数额真的不敢太多,要不上边每年都要督察资金的落实情况,一旦被查到,就会承包了兜着走。郭世东试探地问道,那小沈,具体这个数目多少就合适了?

沈红玉回答,按咱们榆树的实际,每年上边的专项资金有五千万元,如果真的有急用,动个百八十万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在年底检查以前必须及时补上,否则就是贪污犯罪。郭局,到底有什么事情急用?郭世东左思右想觉得沈红玉到底城府多深,究竟能不能始终和自己坚定地站到一条线上,都是未知数,轻易吐露真相,会不会给沈红玉这个涉世未深的机关干部造成心理压力,一旦她承受不了向上级反映,那不是打草惊蛇偷鸡不成反蚀米得不偿失自毁长城吗?所以他认定在沈红玉没有考察成熟的当儿,绝对不能露出半点蛛丝马迹袒露真相。既然涂刚委托他的事,给万梅筹集活动经费的事情不能随便说,给涂刚儿子筹集学费的事情也不敢轻易暴露,那只有编一套谎言来先哄骗过沈红玉再说。<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