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十四节 掌控命运(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光明煤业集团公司南山煤业公司年产百万吨改扩建工程竣工投产后,产量稳定,使光明煤业集团公司实力大增。其他三个煤矿也经营良好,加之绵河、榆关发运站发运管理完善,煤炭生产销售主业进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三产方面,光明市场调整了结构,增加了品种,改善了服务,品牌日益提升,成为平川市周边地区老百姓的首选消费市场。光明花园则在三期商品房销售火爆的势头下,又买下了市场西侧原电厂的土地再斥资开发光明四期、五期住宅楼工程。

要海看到公司芝麻开花节节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与周正、顾建国、龚倩军等董事会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根据一季度良好的运行情况,在年初刚刚给全体职工兑现去年入股红利的基础上,再次拿出税后利润的一部分给全体职工分红。

分红后,职工们的信心更足了。特别是30多个年初通过招聘进入公司的大学生,除每月工资1000多元,一季度又拿到2000元奖金,他们更是喜出望外,铁了心要留在光明煤业集团公司创业。

为了更加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要海还专门安排周正从各单位选择有敬业心,成绩突出的员工,除组织到国内优秀企业参观学习外,还分批到沿海城市旅游考察开阔视野。

由于要海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光明煤业集团公司取得了异常骄人的成绩,受到了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表扬。不久以前光明煤业集团公司被西州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集体一等功”,被平川市政府命名为“利税大户”,要海个人则被西州省企业家协会授予“全省优秀企业家”。

他明白这些荣誉虽然授予自己,但理应归功于班子成员和广大职工,如果没有他们的鼎立支持和密切配合,就不会有公司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什么都无从谈起。想到这些,他就更加敬重和感激他们。

他更明白,不能有了成绩,就止步不前。因为眼前还有很多困难,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做。

梁世龙和所有的西州省煤业集团的干部职工都认为,2008年对公司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一年,必须确保在全省特别是80个重点产煤县推开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经营,否则到2009年之后,县区公司会大面积衰落甚至破产倒闭。

就在转型进入攻坚的关键时刻,一份由西州省经济委员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炭销售宏观调控的通知》的文件,又给6万西州省煤业集团人带来了这样的消息:“决定在全省范围,对除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和中外合资煤矿以外的其他煤矿,通过公路出省销售的煤炭实施双向合同、统一经销政策,统一由省煤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市、县公司与省外用户和煤矿分别签订公路煤炭购销合同,凡未与煤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市、县公司签订购销合同的煤炭,不得通过公路出省销售。”

前来榆树县购买光明煤业集团煤炭的平原热电厂燃料部鲁元经理,禁不住当着要海的面发出了无奈的叹息:“刚开始看到取消收费政策的文件,饱受统销之苦的我们和好多用煤企业一样心情由晴转阴。本来以为西州省煤业集团的改制,能让西州省的煤炭市场彻底开放,但是却迎来这样的《通知》,我们作为电力企业采购燃煤,凡是通过公路汽车运输的煤炭,不得直接和煤矿签定购销合同,必须通过各地煤业公司分别与双方签订。”然后,他边从口袋里掏合同,边情绪激动地对要海说:“在这份合同上,发热量为4300大卡/公斤的榆树县原煤每吨含税价207元;而同样的这批煤,在你们光明煤业集团公司提供的合同上的价格为:原煤离矿含税价179元/吨。也就是说,榆树县煤业公司只需和供销双方签定一下合同,就坐地凭空获得每吨28元的收益。这沉重的枷锁,何时才能挣脱啊!”

要海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个别行业进行适当的干预是必要的,但西州省煤业集团实行的“区域经销”,实际上是搞行业垄断。只是满足西州省煤业集团的小团体利益,实则损害的是国家的整体利益。与我国当前实行的市场经济格格不入。保障地方经济利益只有通过各级政府和税务等各有关部门以及各煤炭生产单位共同努力才能奏效,依靠原本已经取消收费职能的一个企业,想实现保障地方经济利益的目的,只能是在税务局之外,重新设立变相的“费务局”,不仅会造成管理的混乱,而且会滋生腐败现象。所以说西州省煤业集团的‘区域经销’既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又缺乏政策法律依据。”

正说着,县人大副主任那厚重拿着一叠文件走了进来,鲁元经理见是熟人那厚重,赶紧过来握手,然后赶紧走出去,但被那厚重挡住了。

那厚重爽快地说:“其实,也没啥,这是榆树县所有煤矿联名上书央视和国务院集体抵制西州省煤业集团‘区域经销’的材料,我是来征求要海经理的意见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主题是研究省煤业集团公司的改制重组问题。会议纪要明确指出,煤业公司‘随着政策调整职能转变,沿袭多年的传统企业制度和运行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函待改制重组。”并深刻剖析“省煤业公司是在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条件下形成的,虽为企业性质,却承担了政府赋予的收费职能,并以此为主业,未能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非驴非马’,产权关系不明晰,历史包袱、人员负担沉重。随着煤炭资源费政策的取消和煤炭销售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省煤业集团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要求煤业公司在深化改革方面必须迈出实质性步伐。会议纪要也提到增强煤炭销售的集中度和统一性问题,但并没有赋予各级煤业公司实行所谓‘区域经销’,设卡收费的权力。由此可见,省煤业集团公司是移花接木,偷梁换柱,使用障眼法,实行垄断经营纯属断章取义,为己所用,不仅缺乏政策依据,而且是瞒天过海,以‘为保障地方经济利益’为名,行‘保护企业小团体利益’之实,委实是在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典型的违规之举,应该坚决彻底予以废止。”

要海决绝地表态:“最好让煤炭企业与用户直接签订合同,取消赚取差价的中间环节,撤除煤卡,停止垄断经营,这不仅是民心所向,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我认为应该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督,要求西州省各级以关注民生为己任,兑现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承诺,切实认真解决西州“煤霸”垄断煤炭购销市场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

说完,他在材料上签名后,按上了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