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0 微观经济学(2 / 2)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十七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终于,王小穷的长篇大论彻底的震撼了整个教室!在座的毕竟都是学生,他们是学过这些基础的东西,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可以说的那么行云流水。

王水清惊呆的看着这个昨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告诉自己他是打工仔的家伙,今天就莫名其妙插班到自己班级的神人,能把微观经济学理解的如此头头是道,他肯定不是一个经济学里的菜鸟。

“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终于,王小穷说完了所有自己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解之后,经济学老师彻彻底底的傻眼了。原本他是想要给这个学生一点颜色看看的。但是现在却反过来让这个学生给他了一个大大的惊讶。

这家伙真的是插班生?不是留级生?这简直就是上过一次经济学大学的家伙吧!

“老师,我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如果还有什么不足的,希望老师您以后可以多多指点。”王小穷非常谦逊道:“我知道,毕竟我是一个学生,太多的东西还是理解的很肤浅。”

现实牛逼拉风的玩儿了一个彻底的震场,然后现在又来一个谦逊的低姿态。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家伙更有魅力?全班女生看他的眼神儿都不一样了。甚至是那个从来不搞个人崇拜主义的王水清都长大了嘴巴。

太骇人的表现了……经济学老师都怀疑自己的水平是不是能教的了他呢?<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