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自成的昏招(2 / 2)

1641年正月二十日,攻克洛阳,李自成同学杀了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从后园弄出几头鹿,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

1643年(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在造反工作中,李自成同学屡败屡战,很有毅力,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从他的简历来看,除此之外也基本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一直被明朝正规军打得像个孙子一样,好几次差点被歼灭,能活下来还多亏了满清经常跑过来抢劫。

现在到了决定天下的时候,造反当流寇,李自成行,搞内政军事,李自成完全抓瞎。

分析一下李自成的团队,不妨跟朱元璋的团队做一下比较,朱元璋团队武将有徐达李文忠这样的统帅才能的人,下面有猛将无数;文官有刘基李善长这样的大才,李善长一早就提出了正确的方针:高筑墙广纳粮缓称王。不断积蓄实力,由小做大。朱元璋的成功可谓水到渠成,他的成功是看的见的,只是时间问题。

再看李自成的团队,武将方面,明显缺乏徐达那样的统帅,而猛将倒是有刘宗敏等几人。对于文官方面,李自成团队实在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有些名气就是牛金星和宋献策,牛金星不过是个因为骂亲家扒灰而遭诬陷获罪后,被迫参加起义的举人。宋献策,是个江湖术士。

大部分有实力的官都在给明朝效力呢。元代那时候汉人基本做不了官,所以朱元璋手上的是大才,李自成手上的谋士,大部分都是明朝科举淘汰下来的一批货色。

虽然后世对于八股文选拔人才基本是讽刺,就像对现在的高考一样,但不可否认,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要相信能考上全国前几百名的绝对要比落榜生更有前途。

拜李自成团队的水平底下所赐,在争夺天下这个事情上,李自成从陕西开始就开始他的五大昏招:

他的第一个昏招是三个月就从陕西打到北京,基本上谈不上根据地的建设,也没有重兵占领关键位置,也没有建立税收制度,也没有稳定的粮饷来源。

战略上犯了错误,不过没关系,只要能稳住阵脚,事情可以有挽回的余地。

他很快犯下了第二个昏招:崇祯皇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没钱,李自成进京之后本来想发点财的。

造反发财也是可以理解的,否则谁跟着你混。

问题是当大顺军发现大内府库中只有黄金十七万,白银十三万的时候,失望至极。于是这时候不知道谁出了馊主意,让李自成发布了追赃助饷的命令。

这个命令,是很不讲规矩的,李自成进北京是明朝官吏开的城门,怎么也算有功劳的。当务之急是稳定政权。可惜李自成实在没有政权意识。李自成的这个政策算是把自己算是推到了官僚的对立面。

我们要相信,虽然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

但是在封建时代,大字不识的人,是搞不好国家建设的。要想搞好国家建设,还是得靠懂知识的官僚。所以官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李自成的队伍里面缺的就是这样的人。

李自成追赃助饷这个昏招出了也没关系,毕竟明朝官吏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要有秩序的追赃,那也可以暂时解决问题,李自成一开始对追赃助饷这个政策还是很谨慎的,确定对当官的按品级追赃,对乡绅无定数,举人可以免掉,如果这个政策能够按照秩序搞,我觉得也不是问题,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嘛。

然而他又犯了第三个昏招:容许军纪败坏。

入城时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但从二十七日起,当农民军开始追赃助饷的时候,北京城就完全是恐怖主义了。有些政策制定的时候是好的,实行起来的时候往往是疯狂的。

对于一直处于最底层的流民士兵来讲,当有了权力的时候,他们发现发财是这么容易,他们就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马路上车子翻车村民一哄而入抢夺财产,这些最底层的士兵看到这么多的财富,只会陷入一个状态:疯狂。

疯狂,加上京师新破,就容易变得混乱,混乱就没有秩序,一旦没有秩序,无业游民加上兵痞,这种情况已经分不清谁是官谁是百姓,当官的固然遭殃,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百姓中被严刑拷打折磨致死的也不会在少数,什么抢劫淫乱都出来了。仅安福胡同一地,一夜间被凌辱致死的妇女就有三百多人。

“甲申国难”,国难始于闯王,一将功成万骨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后世多骂李自成为闯贼,由此观之,该骂也!

第四个昏招,文臣忙着那里大兴“文治”,出题定格,举行大考,为新朝“求贤纳士”。顺天府儒生纷纷报名考试,顺便说一句,有少少倒霉的,由于衣冠鲜亮,被兵士捉去拷掠求银。武将们都是大老粗,造成了北京的恐怖主义也就罢了,文臣们读过圣贤书的也不制止这种情况。

有了以上几个昏招的折腾,大顺政权就还剩一口气。追赃助饷,得罪了一大批人,只要不得罪实权派,可能这口气还缓的过来。

但是李自成团队唯恐死的不够快,于是老李同志很快搞出第五个昏招,抓了吴三桂老子抄了吴三桂家也就算了,还纵容手下霸占了吴三桂的妻妾。

这下彻底就没气了。

读书人都注重“以史为鉴”(所以之前投降的也比较迅速),明朝之前,“天下大乱”大抵有九次:秦末农民起义、新末农民起义、东汉末黄巾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安史之乱、唐末黄巢之乱、北宋末金人入侵、元末农民起义。成就了刘邦刘秀朱元璋,但也出了流寇型的张角、黄巢、安禄山等。

李自成的政策完全没有“开国气象”。自汤武开启革命的先河以来,凡是志在夺天下者所采取的建立稳固政权、团结各方力量、争取民心归属的政策,因为李自成的短视,这样的政策基本上就没制定或者名存实无。

所以在李自成出了这些昏招以后,有点见识的人都不会认为李自成会成为刘邦、刘秀、李渊或者朱元璋这样的人。

要明白,谁都不会愿意跟着一个流寇混的。

所以到手的江山,基本上就这么断送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