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朱聿键的烦恼(2 / 2)

我相信,如果朱聿键在太平盛世,必定也是一位贤明君主。不过历史没有假设。

尽管朱聿键有雄心,但是由于常年蹲大牢,血缘又疏远,自然少不了和他叫板的人。

首当其冲,朱以海就是其中之一。

朱以海好不容易捞到了个监国,也算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还没做热,就让他下台?门都没有。

冒着这么大风险,总要有点不同寻常的收益吧?

所以朱以海坚决不承认隆武政权,而且下属也不愿意承认。

好不容易搞了个定策之功,捞到了点政治资本,哪能轻易放弃。

于是浙江福建两地就转入面和心不和的对峙状态。

不过由于浙江面临清军的压力,实在是没力气对付福建。

福建方面,朱聿键实际上就是个光杆司令,兵都在郑芝龙手里,而且这个时候对浙江动武,估计郑芝龙也不干。这清军的威胁还在呢,有个挡枪子的不是挺好,同室操戈不是找死?

所以武装冲突是搞不起来了。

历史告诉我们,斗争是其乐趣穷的。

武的搞不起来,可以搞文斗。也算继承了大明二百多年的传统了。

浙江政权中,还是有一部分人赞成和福建联合的,因此,朱聿键对这部分人加以笼络,派人带钱到浙江,名义上是犒师,实际上是拉拢腐蚀。

结果人没拉过来,派过去的人倒是给剁了。

鲁王也不是省油的灯,朱以海派人也去勾引朱聿键的人。派人“访问”福建政权。

而且鲁王这招棋下的非常狠,派出陈谦直接拉拢郑芝龙,这陈谦需要说一下,这人和郑芝龙比较铁,这简直是釜底抽薪啊!

来往而不往非礼也,朱聿键一气之下,也把鲁王的人给剁了。

浙江福州政权你来我往,看似没啥成果,但是实际上朱以海是没啥损失,朱聿键栽了大跟头。

朱聿键把陈谦给剁了,郑芝龙当时上书求情,结果没用,毕竟是自己的好朋友,郑芝龙是很不爽的。

所以朱聿键虽然有想做事的心,但是搞斗争,显然还比较嫩。

在清军进攻鲁王的时候,按说遇到这种事情,唇亡齿寒,隆武皇帝多少要帮一把,不帮一把说不过去。

鲁王也确实不傻,也派人过来搬救兵了!毕竟打虎亲兄弟嘛,虽然不是亲兄弟也都是朱元璋的子孙嘛。

坏就坏在鲁王,人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

按说有求于人的时候,应该客气点。

可是鲁王给朱聿键的第一句话,就是称朱聿键为“皇伯叔”,这简直是摆明了不给面子嘛,平常互相拆台就算了,你都快挂了还这么嚣张。简直是命令的口气,气的朱聿键大怒,把鲁王的信使杀了才解恨。

于是搬救兵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鲁王政权毫无意外地挂了。

这下子总算没有人再和朱聿键争什么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