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世外桃源(2 / 2)

由于实力悬殊,孙可望一路势如破竹,在孙可望面前,沙定洲也就是个小学生水平。

孙可望轻松达到昆明,面对昆明的防守,孙可望决定围城打援,把沙定洲调过来增援的部队一口口吃掉。

打不过,逃!沙定洲很快逃回老巢。善于动脑子的孙可望就这样轻松占领了昆明。

等到孙可望赶跑了沙定洲之后,曾经跟大西军打过仗云南官僚们才发觉不太对劲,这哪里是什么焦氏家族武装,这分明就是以前的大西军。

赶走了一只狼,引入了一头狮子,结果狮子也被赶走了,却进入了一群更不想面对的家伙。孙可望管不了这么多,云南这个地方真好,我要了!

于是孙可望再接再厉,派李定国、刘文秀陆续平定了云南的各地,并亲自西征,俘虏了云南副使杨畏知。

杨畏知是山西宝鸡人,和孙可望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孙可望决定和杨畏知好好谈谈。

谁也没想到,这次的谈话竟然真的谈出了点东西,所以载入了史册。

谈话的意义很重大,不过内容很简单。

孙可望表示,我们大西军现在已经决定归顺朝廷了,愿意联明抗清,希望他能合作,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孙可望还折断了一支箭发了毒誓。什么如有违背,五雷轰这个交易不做就是个傻子。

但是,在当时那个世界,我们不能用正常思维来考虑问题。

当时永历帝正处于春风得意的时候,一下子地盘大了很多,难免比较骄傲。对大西军主动前来要求投效,这是没有反对意见的。

但是,对于孙可望请封秦王,大部分人十分反对,认为“流寇”首领的孙可望狂悖无礼,异想天开,最多只能授予公爵。

这里说点题外话,关于“秦王”这个封号的问题,对于这个封号,老江湖孙可望倒也不是心血来潮,他也有他的小算盘。

前面说过孙可望是很有才干的,同时也是很有野心的。作为大西军的领袖,由于总前委的存在,孙可望虽然是书记,但是书记毕竟不同于老板,权力也只比李定国和刘文秀大一丢丢。对于孙可望来讲,这个是不够的。他要当老板,政令统一。

这个时候艾能奇已经死了,剩下的两个人李定国、刘文秀都不是省油的灯,当年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亲兵,凭啥你就想当老大?

客观上说,孙可望的这个要求也是合理的,治理云南,孙可望展现出比刘文秀和李定国高得多的政务才能。统一政令,在那个情况之下,是比较有必要的。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说这是独裁,不好,那我也无话可说。但我认为这种特殊情况必须军政统一,如果谁都不服谁,那就玩不下去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