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转机3(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顺治三年,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张献忠,他作战英勇,颇具谋略,率部击斩了大西王张献忠,被晋升为贝勒。

更为难得的是,作为爱新觉罗家的既得利益者,他并不是保守派,相反,他十分支持顺治的一些改革。比如大胆启用汉人,采取措施缓和国内矛盾。

因为紧跟领导,加上比较开明,所以这个人的政绩非常不错,后来逐渐晋升为安亲王。

按照功劳,岳乐实际上不比鳌拜差,在顺治朝后期,他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主持人,决策军国大政,是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可惜由于多尔衮的前车之鉴,顺治选择辅政大臣的时候,没有选择岳乐。相反,对于岳乐这样的宗室,还比较地提防。

所以在四大臣辅政时期,岳乐的日子过得是比较郁闷的。后来康熙搞定了鳌拜,岳乐才算是熬出了头。可惜舒坦日子还没过几年,吴三桂就反了。

清朝到了这个时候,不仅八旗普通的士兵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连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不多了,数来数去,打过仗带过兵的,岳乐已经是最牛的了,更何况当年清朝平定云南,岳乐还是洪承畴、吴三桂的领导。能到吴三桂的领导,多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加上退到长江的时候,康熙下了死命令,不能再后退一步,否则,提脑袋来见。

再加上吴三桂自己的脑残,所以岳乐总算是把战线稳定在湖南一带。

等到康熙搞定了布尔尼、王辅臣之后,他把最厉害的部队全部都拨给了岳乐,有了本钱的岳乐,决定大干一场。

可能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终于有了兵,可以和吴三桂进行战略决战了!如果那样想,那就错了。

我记得,神雕侠侣里面黄蓉曾经说过:武功之中,十成中九成是骗人的玩意儿,只要能把高手骗倒,那就是胜了。

打仗也是这个道理。在这一点上,岳乐证明了他算是将军里面的高手。

他既没有打长沙,也没有打岳州,而是打了湖南萍乡这个地方。

大家如果仔细研究地图,就能明白岳乐的眼光的确非常毒辣,萍乡处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是江西对外开放的西大门。岳乐攻击这里,可以打穿清军支援江西的路线;还可以切断耿精忠与吴三桂的联系,分化瓦解他们的势力;更可以扫除长沙东面的屏障,在震慑长沙的同时孤立它,为未来包围长沙做准备。

所以攻击萍乡之举,一举三得。在岳乐的谋划之下,清军顺利攻下了萍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