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不负众望(2 / 2)

终于等来了陈瞎子那里的结果,在先前约略确定的十几平方公里高地区域东南角,砸夯在继续着,不过在这一带打夯的次数和距离密集了很多,陈瞎子气喘吁吁地到处听着,又过了大概半小时,终于明确划出了一小块区域。

中午众人就地蹲坐在荒野里吃了饭,老林既然要求我们这几个人全程参与,谁也不能回营地,大伙儿只好将就着。

吃完了饭,憋了一上午跃跃欲试的孙老二带着几个人换着班儿的上,一队人在那一小块陈瞎子划好的区域分散着,都用一根奇怪的管子联着的铲头朝地下打洞,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就是鼎鼎大名的“洛阳铲”。发明了洛阳铲的盗墓贼叫李鸭子,洛阳铲本身就是个传奇,最终甚至被考古界借用,换了个名字叫考古铲,看来这官方的例来干不过民间,考古专家用盗墓贼发明的盗墓工具考古,也不知道寒掺。

孙老二一伙人的动作娴熟无比,洛阳铲上下翻飞,越打越深,每打到铲子长度不够了,就另拿出一节管子螺旋着接驳在上一根的尾部,每一次砸下去铲头带上来的土,孙老二都细细的察看,偶尔放在鼻子底下嗅着。

铲洞越打越多,孙老二开始面带欣喜之色,拿起一团洛阳铲带上来的土跟旁边的老林说着什么,我心想应该有门了,看来陈瞎子的地听术真是不负众望,这么大一片无从下手的地方让他硬生生听出了地下的古墓。

此时老林已经将孙老二领着的一班人重新划分一遍,不再撒网式地拉开大一片到处打铲,而是集中在刚才发现了特殊土质的周围,打上来的土孙老二和老林都仔细地分辨。

时间到了下午四点,打洛阳铲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最终划定出了一小片地方,呈现出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这大概就是古墓入口一带反应在地面上的平面图了。老林让众人收拾停当,又喊来了几个自己的人安排一番,这才叫了收工。

众人跟了一整天,总算可以回到营地了。老林回去以后又找了几个人钻进屋里谋划着,一晚上也没露面。陈瞎子倒是时常在小九的陪同下,在营地四下里遛着弯儿,神色之间却并没有发现了古墓位置的欣喜,一付忧心仲仲的模样。

第二天一早,老林把我们几个都找来,古墓的位置已经确定,这次恐怕是真要进去了。

等再次到了现场,一大片土已经被翻了出来,挖出了一个很深的坑。这古墓埋藏的极深,规模又很大,短时间内把古墓上层覆盖的土全部翻开不可能,老林的设想是按照古墓的位置确定墓道门,从地表挖坑想办法打开墓道门进去。

孙老二正在领着一群人挖土,看到我们来了,打着招呼凑了过来。那坑的范围并不大,人手多了反倒填乱,下一班人替换着轮番向下挖。盗墓贼挖起坟来,破坏性大,可是效率高,现代盗墓贼有的还在盗洞里做上钢铁骨架的支撑,和挖煤矿差不多,用以防备意外塌方,不过那多数是和当地黑白两道相互勾结,属于盗墓行业里的高大上了,要不然弄那么大的动静,早让人抓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