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立何人为太子(2 / 2)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0 字 11个月前

就在众臣战战兢兢之际,李世民却不测地从御座上站起了身,踱了两步,走到御阶前站定身子,看着殿下的诸下,眼中精光又现,“马爱卿说的不错,如此品行低劣,敢谋杀亲兄弟,并嫁祸于亲兄弟的人,是不能成为我大唐未来的皇帝的,我大唐未来的皇帝,一定是品性高洁,有才有德之人才有资格担任1太子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朕一定会给予其严责,以儆效尤,免得还有后人,为争取太子位,做出如此卑劣之事…”

李世民说着,走回到御座上,脸色又恢复了以往那般坚毅,大声地宣布道:“传朕诏令,罢李治太子之位,废为庶人,发配琼州…”

“陛下,不可李世民的命令还未宣布完,长孙无忌在所有人不测之中再次站了出来,打断了皇帝宣布命令的话,“太子失德,做出大逆之事,确实应该严惩,但陛下已经痛失顺阳王了,先太子又重伤在身,能否恢复回来都是个未知数,若陛下再令太子往琼州,那陛边,就没有…”

长孙无忌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李世民粗暴地打断了,“如此品性低劣,心性残暴之子,朕一辈子都不想见他了,朕不杀他,已经是对他格外开恩了1传朕诏令,将废太子李治发配琼州,永世不得回赦免回长安,若以后皇家子嗣,再因为争夺皇位出现兄弟相残的情况,杀无赦l太子失德,朕有不可宽恕的罪责,朕也会谢罪天下的

长孙无忌还想再站出来争辩,但却被李世民严厉的眼神逼了回去。

已经退回班列中的王易,对李世民转眼之间就恢复回来,做出这般决定,很是敬佩。

看来李世民虽然心伤,但伤心过后,也明白过来,不施以重责,是不能杜绝兄弟相残的情况出现的,李世民所领的玄武门兵变,起了一个很坏的作用,如果不通过他本人将那次兵变的影响消除,以后类似的事情还是会发生,今日有这样的宣布,还并不出人不测。

李世民宣布完决定,神情又有点寂然,但这份寂然马上就隐了,眼中精光再现,看着殿下神情各异的诸臣,大声问询道:“太子失德被废,我大唐不可无储君,朕还要问问诸位爱卿,立哪位皇子为太子最佳?”

朝堂上又出现了一片意料之内的寂静,众臣再次低下头,作沉思状,没人愿意站出来第一个发表意见。

若所提之人不被皇帝喜欢,或者最终没能立为太子,那提议之人以后新君上位后,会有何下场,很难想象,即便有人觉得应该理所当然立什么人,也不敢站出来讲1

李世民眼神又有点发冷了,眼睛扫过殿下诸臣的面,最后落在长孙无忌的身上,“长孙爱卿,你觉得立何位皇子为太子最为合适?”

长孙无忌一愣,迎着李世民的目光看了一会后,终究走出班列,在走出去时候,还略略看了一眼王易。

“陛下前些年曾说过诸皇子中有一位英果类似陛下,臣觉得应该立曾被陛下这般称赞的吴王为太子长孙无忌用从来没有过的异样腔调说出了他的意见,说完后还长长地舒了口气。

“陛下,臣附议马周马上站出来,表示支持,“吴王这些年向陛下提请了许多利于朝政之计,才情不俗,在封地上这些年,从没做出任何失德之事,广受好评,臣也觉得,应立吴王为太子

“陛下,臣附议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站了出来,支持立李恪为太子。

接着李世、李道宗、褚遂良等重臣也都站出来,支持立李恪为太子…纟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更新小说,请牢记<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