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这句半湖春水挺有味道(2 / 2)

看到弹幕说的这些都是戏曲舞姿,那些抱着吃瓜心态来看直播的路人也不敢相信。

没想到只有老一辈才听得进去,随时咿呀呀,唱了十秒都还在唱一个字的戏曲舞姿竟然这么震撼!

小陈用超管大号飞快打出了对应舞姿,并且快速给网友科普了对应知识。

其实小陈以前也不看戏,就是粉上苏幼楚后开始慢慢接触到戏曲的。

不接触也不行,苏幼楚每周都有两天要去梨园开戏,剩下的时间才会去开演唱会,出席一些粉丝见面会这些。

从一开始被迫听戏,再到后面的慢慢品出些滋味,再到有时无意间都要来两口名句,这才发现自己入了戏曲这个大坑了。

以他现在不算太深的感悟,戏曲这个东西吧,能够流传这么多年下来,肯定有它经典迷人的一面。

但是现在的节奏太快了,十秒一个美女,三十秒一个科普,三分钟一部电影,哪有年轻人会花两个小时坐在梨园里听你叨个半天,没叨个三六九来。

他发现戏曲在以前就有点像是现在的春晚,就是过年大家坐在一起唠嗑时,这电视不放点声音啊,就容易冷场。

但有春晚就不一样了,一旦没话题就可以转向春晚,嘿,你看这小品多好笑,你看这歌唱得多好听,这话题又来了。

以前看戏算是一项正儿八经的社交活动,大家坐在戏园子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不用太注意听戏,反正聊个半分钟,这词儿也才念了三两句,不影响剧情。

像是名剧《贵妃醉酒》中“海岛冰轮初转腾”,“海岛”两个字差不多要唱10-11秒。

放现在,有的人十秒钟都来两回了。

等到了真正戏曲高潮时,才需要仔细看一下戏,看完后一票戏友就开始谈论这句词儿的气口怎么唱的和之前不一样啊,是失误了还是说故意留东西在里面啊。

你说得越多就越显得你很懂,越懂戏就说明你看得多,这戏看得多就说明闲得慌,闲得慌就说明是个有钱的主儿,不操心挣钱的事儿,这地位慢慢就来了。

还有就是戏曲和现在的明星一样都要捧角儿,好看的戏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十个,资深票友都能倒着背,但角儿可能年年都在换,名角儿除外。

没角儿的戏也有不少人追,要是追的那个戏子后面火了就会觉得自己当初眼光真好,有一种养成的快感在里面。

只是现在刺激人多巴胺的东西太多了,戏曲遇到网络就好像柴刀遇到火炮,被彻底的火力碾压。

另外就是,现在无论北派还是南派都很讲究“传得正”这三个字,之前幺妹想要在一首曲子加点戏腔进去都被她师傅季青山给驳斥了。

他这个又爱听戏又爱听流行歌的粉丝还觉得怪可惜的,他是很想看看戏曲和流行歌结合在一起能撞出怎样的火花。

“直播间真实人数破一百八十万了。”

“而且这势头要破两百万的样子。”

听到助理的报幕人数,白婕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太多高兴的意思。

两百万确实很高,远超她之前的八十万记录。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她的目标是五百万。

如果说苏幼楚的华美雨中舞是第一把火的话,那么这第一把火已经把预约直播和一部分路人都提前烧进来嘞。

要想超过五百万还得再加至少两把火。

但是这两把火在哪里呢?

白婕当然想到了陆仁,想到这位隐藏练习生的太子爷。

她不确定陆仁到底有没有藏招,她又该怎么配合他。

就在这时,助理白婷婷递来了一个紧急电话。

“是苏天后的。”白婷婷道。

白婕没有太意外,她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电话。

这个女人精心呵护的摇钱树竟然冒着感冒的风险在雨里跳舞,而且还是全国直播,让她这个当妈的怎么受得了?

得加钱啊!

她接过电话淡淡地道:“苏姐,我是白婕,有什么事吗?”

电话那边传来了同样淡淡又带有不容拒绝意味的女王音:“给你十秒钟,马上给我关掉直播。”

......

......

......

●──────0:08⇆◁❚❚▷

扑街日记08:编辑问我是不是觉得自己很有创意,把文娱抄歌和科幻AI结合到一起,是不是发现起点上都没有人写这这个题材。

我大呼不愧是专业编辑,回答说:确实我在起点上没看到过类似的书。

编辑说:你猜猜为什么没人写?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想到吗?

萌新瑟瑟发抖,不敢回答。

编辑怒斥道:那是因为写过的人全扑了,扑的连水花都没有一个。<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