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伏杀(上)(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6013 字 2019-09-28

虽说这两年,两位太后和自己都渐有疏远,在朝中都有了更亲近的宠臣爱将,可这名份大面上,对他这相国依然很是倚重的。

这两位,哪一个倒霉,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但有一方占了绝对上风,将另一方打垮之后,这随后要被排挤的,就是自己这原本都可接受,居中平衡协调之人。

双方实力越是不相上下,自己这润滑和平衡作用也就越重要。

如果非得是要打到一方的话,吕不韦从心里更希望能留下赵太后这一派。

赵太后虽然亲近嫪毐,但对嫪毐也了解,知道嫪毐不是将相之才。赵太后掌权,她本来就没治国之才,也没有掌权之欲,自己肯定仍然要受重用的,虽然嫪毐肯定会不断的给自己捣乱和牵制自己。但一时半会,赵太后找不到代替自己的重臣,自己自然还是掌国大臣

可华阳太后就不一样了,华阳太后本来就是治国理政的能手,如今昌平君已经习练出来,一旦赶走了赵太后一系,宫中、朝中再无牵扯,拿下自己,让昌平君上位,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过现在可是在华阳太后的屋檐下。

自己虽然位高权重,那是对于其他官员臣民和诸侯来说。华阳太后平日或许还会顾忌,但今日嫪毐一发动,已经将华阳太后逼到了绝路上,如果自己不能顺着她来,只怕现下要对付的,就是自己。

论官位,当然自己乃百官之长,除了太后、大王就是自己。

可如今看看这殿上殿外,执戟中郎近百位,昌文君掌侍卫兵马,这些人又是他刚刚带过来的,想必以昌文君心腹居多,如说昌文君和大王对抗,这些人未必都敢动手。但要是华阳太后在此,她和熊启兄弟联手,动手对付这些大臣,这些执戟中郎都肯定不会含糊,大王嬴政也未必能拦得下。

他和王陵不同,他的地位和相国身份都让他没法打马虎眼应付。

可让他全力支持华阳太后,这可是自己给自己挖坑,无论如何,吕不韦是不肯的!

咬牙硬撑吧!。

吕不韦定定神,朗声道:“太后,嫪毐谋反是实,大逆不道万死不足以抵其罪!”

话锋一转,吕不韦继续道:“只是嫪毐挟持赵太后,都中局势不明,如何处置还需慎重!”

吕不韦这话一出口,嬴政心里就是一轻,华阳太后则是脸色微变。

吕不韦对赵太后还是心怀维护之意呀!

“以臣之见,一面可严整雍城禁卫防乱,一面当速派郎官大夫,带大王诏旨赴都,广为宣抚诸臣民军吏。令其勿从叛逆。也可趁机探明都中详情,以便太后和大王相机处置!”

华阳太后听了,不由面漏讥讽之色,冷道:“相国果然是谋国之臣,老成的很呀!”

昌文君熊颠早叫了起来,喝道:“太后,相国之言差矣!”

“非赵太后纵容,嫪毐何能出监谋叛?”

“如今嫪毐新得咸阳,都中臣民官吏纵然一时归附,也是人心不定,时日越长,则贼势越盛。那嫪毐手下,既能行计救出嫪毐?如何不会献计封锁都城?”

“派人宣抚,只是拖延时日罢了,于事定然无补!速速发兵平叛才是正理!”

吕不韦听了熊颠的话,只是微微动了一下嘴角,却是垂目不发一言!

嬴政在座上,却是面沉似水,一脸的沉重。

华阳太后看在眼里,暗自叹口气,待过了这一关,吕不韦这人可是用不得了。只是熊颠说话,仍然欠考虑!

吕不韦虽然奸猾,但是他说的有一句是对的:嫪毐挟持赵太后。

不管事实如何,按这句话去办,可以最大限度的拉住大王嬴政。毕竟那是他生母,血肉相连,曾经相依为命的母后。非要将赵姬推到叛逆一党里面,岂不是给自己出难题?难道真逼着嬴政杀赵姬呀?

自己就算再有恩,也比不上他亲生母亲亲近呀!

将嬴政拉下王位?那倒是不用顾忌赵姬的身份了,可那样的话,嫪毐这造反一事,在很多人眼里,可就不是谋逆,而是名正言顺的起义勤王了!以都中军力,这雍城可无力抵挡!况且,自己也没有更合适的人来顶替嬴政做这大王之位。

要对付嫪毐,就一定要拉住嬴政这杆大旗,自己才能占了名份大义。要拉住嬴政,就要放过赵姬。这是一而二,二而三的明理。

熊颠比起熊启,还真就差了这么一点。

华阳太后顿一顿道:“昌文君说的,也有些道理,如今嫪毐挟持赵太后做反,等是等不得,可一面广发诏旨,宣抚内史各县,征士卒前来雍城,拱卫大王,一面派军回击咸阳。这咸阳诸臣,定不会统统附逆,都中如有内乱,我军纵然兵少,亦有可趁之机。大王以为如何?”

收藏!红票!!!求打赏,求支持!!!,莫让黑票太猖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