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归计(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4580 字 2019-09-28

“我燕居东北形势,拊赵之后背,君侯令一军出河内攻赵之南,一军出井陉攻赵之西,我燕大兵云集,右击代北,左攻中山。赵四面皆敌,又无险可守,顾此失彼,岂有不败之理?”

尉僚侃侃而谈,昌平君听着只是微微笑着,不动声色。待尉僚说完,昌平君仰首干了一爵酒,道:“尉君真是好口才,太子莫非有意于赵乎?”

姬丹连连摆手,笑道:“君侯,我燕国南邻富齐,西邻强赵,国小民寡,屡被二敌加兵侵伐,丧土失地不知凡几。虽有意报仇,只是有心无力,徒唤奈何。”

“如今赵新败大秦,庞暖老贼,只怕又盯上我燕了。我燕自保尚且不及,又岂敢攻赵乎?”

张耳坐在下首,听姬丹如此谦逊,早已不耐了,高声道:“太子何必妄自菲薄?我燕虽小弱,毕竟亦是诸侯大国,车马万乘,甲兵数十万。如能善择其将,又何惧于赵?”

“臣虽不才,也曾熟读兵书战策,虽不敢自比古之名将,但较之庞暖老儿,也胜之多矣!”

张耳大话炎炎,姬丹这里还没接话,昌平君已然一击掌,高声赞道:“张君真乃豪杰,果然见识不凡!”

“太子门下有如此贤才,燕国之强指日可待呀!”

昌平君如此说,姬丹只能逊谢一番,将话岔开。昌平君又传来门下舞姬,令舞姬献舞奉酒,几人赏了一回,这才尽欢而散。

姬丹几个人回到府内,范增接着,问道:“太子今日所图如何?”

姬丹笑着答道:“甚好,甚好,有尉、张二卿,只怕还有意外之喜!”

范增知道尉僚多智,听姬丹如此说,甚感兴趣,遂问尉僚今日所说,尉僚坏笑着道:“并无他事,只不过给文信侯门下那些六国游士添了点堵而已。”

姬丹嘿嘿笑道:“如今六国有才之士,多有慕秦之强,西上而谋富贵者,今日以危言摇动昌平君,使之对六国之客心有疑虑,岂不是甚妙?”

张耳笑道:“尉君与太子,真乃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太子刚提一个头,尉君就接的上话去,耳甚是佩服!”

尉僚斜着眼道:“君也不善,某扯出去,君收回来,话锋一转,就到了秦燕合谋图赵,君之才思当真敏捷的很呀!”

范增左看看,右看看,端详了两人半天,这才对着姬丹捻须微笑道:“今日这两位可大不同与往日,居然相互佩服起来,不容易呀!”

姬丹哈哈笑着,指着三人道:“互相佩服,总比互相看不起好得多啦!今日这事不过刚开了头罢了,且看昌平君动作,再定下步行止!”

以姬丹心中所记,这吕不韦之后的卿相大臣当中,除了昌平君昌文君兄弟,王琯、槐状都位列其中,既然如此,不可不赶紧去烧烧冷灶,说不定哪一位说上几句话,自己归国这事顺理成章的就成了。因此这后面几日,姬丹优哉游哉很是往各家转了几转。至于文信侯哪里,姬丹自己不好大张旗鼓的前去拜访,免得得罪了昌平君等人,遂让夫人赢玉,带了诸多礼物前去拜访张氏夫人,以示安慰之意。

十来日之后,大王嬴政经过慎重考虑,觉得相国权柄太重,遂废相国一职,设左右丞相。下诏拜昌平君熊启为右丞相,槐状为左丞相,王琯为御史大夫。王陵仍为国尉,其余列卿缺员者,依次择贤递补。

这一番变化,朝中又是一番新气象,昌平君想起那日尉僚和太子丹所言,正在考虑如何才能将吕不韦的势力连根拔起。恰在此时,韩国水工郑国为韩国间谍一案被彻底揭开!

虽然要走,还有一件小事,一边折腾着走路,一边把这事办了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