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甘罗之口(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5003 字 2019-09-28

当然,谁都知道甘罗这是扯淡,可是,有时候越是扯淡,还越没办法驳他。

甘罗自己当然知道自己这话没人信,不过他说这话的原意,也是为了给和赵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至于要想说服赵国相信,甘罗当然还有比较真实可信的理由。只是这个理由,必须放在大帽子里面藏着,不能一开始就端出来,免得给赵王等人形成秦国着急求和的感觉。

庞煖看甘罗言语滔滔,辩才无碍,有心压一压甘罗的气焰,不由微笑道:“甘君好一张利口也!”

“秦赵之间,大战十数,小战不可胜数。长平之战,赵军虽丧师四十万,然秦军围攻邯郸两年不下,反被诸侯大军所败,河东上党太原之地,得而复失。蒙骜大兵攻魏,信陵君率诸侯兵击之,蒙骜狼狈逃回函谷之后。就是老夫,也曾领兵杀到河西之地。蒙骜大军出井陉,和老夫大战都山,秦军败绩,连老蒙骜都死在阵上。此亦攻无不取,战无不克乎?”

“老夫闻宾客之言,道燕太子丹潜逃归燕,秦王大怒,尽逐其客。先生此来,莫非是为报复燕丹之事乎?”

庞煖先贬了秦军一通,然后直接点出来了,我们早知道秦王恨上了燕太子丹,你来大概想利用我们报复燕丹吧?

对于庞煖这老头,甘罗还是要客气一点,不过,也就是礼貌上,至于言辞之间,那该说啥说啥,甘罗呵呵一笑,毫不在意的道:“将军乃是上将,岂不知胜败乃兵家常事也?百年以来,秦军自是败过,适才将军所举,皆无误也!”

不过甘罗后面的话可就不好听了,道是没错,却是信陵君打的蒙骜抱头鼠窜而去,可是你现在看看,魏国的地盘,目前连秦国的一个郡都赶不上了,只剩下大梁和周围之地。你也领着大兵,自蒲津渡河,攻到了关后,可秦军大军一出,你不是也赶紧跑回来了么?我们是败在都山,连主帅都战死了,可太原河东之地,不是还在我们手里么,那可是你们原先起家之地,你怎么不趁机夺回来?还不就是怕了我们秦国么!

一番话,说的庞煖脸色顿时通红,连赵王偃都很是有点抹不过面子。甘罗看在眼里,话风一转,笑道:“至于燕丹潜逃无礼,大王甚怒。只是我大秦和燕之间,远隔千里,老将军言之有理,非赵不能助秦雪此恨也!”

“燕赵之仇,远胜秦燕之恨。赵燕之间,俱是一马平川之地,燕南赵北之地,皆是富饶,燕军孤弱,如赵军攻燕,定然大获全胜,所得土地丁口钱粮,必然丰裕。故燕赵之战,利于秦者,不过舒大王之怒,利于赵者,则无可计数也!”

“如赵以秦为亲,攻燕为取大利而悦其亲。如赵以秦为仇,秦赵之和,赵趁机攻燕而强赵,自为日后伐秦而增力也!”

“有利无害之事,又有何疑哉?”

有利无害?就算是不知道秦国的驱虎吞狼之计,赵国君臣也不肯相信秦国的建议是有利无害。况且姬丹的信息早就透漏给了这在座的人。

公子嘉心里是暗自庆幸,如非燕丹主动求和,只怕还真看不清秦国的险恶用心。

赵王偃和太子迁,则是仔细琢磨甘罗的话,觉得甘罗的话也确实有些道理,如果真的能稳住秦国,拿下几个燕国的城池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明知道秦国是想在后面趁虚沾点便宜,这事还是不干的好。

至于老庞煖,则是琢磨,秦国想来个驱虎吞狼,燕丹想联赵坑秦,好让燕国在后坐享其成。那赵国呢,能不能来个两全齐美,左右逢源,秦国的便宜也占了,燕国的城池也拿了如何?

大家转念一想,不管赵国怎么选择,这面上都是要和秦国搞好关系。那还和甘罗叫什么劲呀,先应承下来再说。

赵王偃很是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先生之言,果然大有道理,待寡人好好思之!”

甘罗年龄小,可人聪明,看赵王偃的神态,自觉应该已经打动赵王君臣,遂忙拱手道:“大王英明,自有决断,臣静候佳音!”

欢宴到晚,赵国君臣令人将甘罗引导驿馆安歇,赵王和群臣评论一番甘罗和秦王为人,这才散去。

续后几日,双方多次会晤,既是秦想谋和,庞煖当然想从秦国捞点城池土地的回来。甘罗却毫不松口,又是利诱,间而恐吓:道秦赵不和,秦定会迁怒于赵,如秦南割地与韩魏,东许大城广邑于齐,北遣一使臣和燕,四国既得大利,又畏秦之威,自然对秦俯首听令,秦举五国之兵,四面而攻赵,赵国四境皆敌,防不胜防,别说好处,只怕国祚都有倾覆之忧。

到了最后,赵王和庞煖等重臣终于答应盟和。为了显示诚意,赵国派重臣赴秦,以秦王亲政一周年为由,为秦王置酒,当面定盟。

甘罗这才满意,又留了几日之后,才带了赵王所赐,兴冲冲回秦国去了。

求红票,更求收藏,各位大大,您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