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秋收之前(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4704 字 2019-09-28

许芝自己耕种多年,和庶民农夫常打交道的,对这些人的秉性,很是了解,他也知道,自己讲的这些东西,还需这些人学的会了,才能真正用的上,用的开,至于那些官老爷们,最多知道个大概也就算了。

许芝不厌其烦,三天反反复复的讲解,终于让那些僮仆,农夫听得明白了,许芝这才算罢。

姬丹待许芝讲完,亲自下令,那些随来的农夫、僮仆,回去之后,需得按新学之法开始耕种,如有违反者,明年定有重罚。

太子丹连蒙带吓唬,那些僮仆农夫,见太子下令,自然都是唯唯遵令。姬丹让这些人退下,又对那些城守、大夫道:“国家有兴农之令,卿等为一城之主,岂能不遵?”

“我知卿等多不熟悉农事,故而才招这些僮仆农夫前来,令他们亲耳来听,亲眼所见。只是此事,还需卿等回去,切实督导之。”

“许卿之法,乃是增产良方,所制之具,乃是便农利器,有此数人回去应用为例,将来多产多得,即可为各城之范。”

“过段时日,许卿将为我之使臣,巡行各县,卿等回去,如有敷衍不行者,即为误国,诸卿莫怪我言之不预也!”

各城守、大夫,虽然都是贵族世家子弟出身,但为一城之主,也知道赋税所在,乃是粮草为主,没有粮草,民无所食,国无所用。虽然看不明白许芝讲的到底能有什么功效,但看那些僮仆农夫的神情,想必是很有些道理,太子重农,令自己这些人督导,当然都是高声响应。

姬丹将这些人打发回去,自己一面和尉缭等人操练军士,并根据目前情况,研究应对之策,一面还要抽空,到工坊之中,去查看马鞍和马镫、马蹄铁的准备和制作。

在姬丹初时给铁匠、木匠做了样子之后,在公孙河和吴仗剑两人的主持下,又调了两个皮匠裁缝,经过十来天的改进和试用,终于搞出了一个标准的高桥马鞍。姬丹看了之后,当即指示公孙河,专门抽调三十多人的木匠和皮匠,铁匠。将马鞍和马镫分解开来,先统一了尺寸,然后由工匠们根据专长,分工制作,统一组装。经过这段时间,已经秘密准备了千套马鞍马镫。

这有了马鞍马镫,对于骑兵来说,等于脚下有了根,原先只能用三分力的,如今就能用出十成力来。

在如今各国骑兵的使用上,战马的作用就是一个运输的工具,那些骑兵,与其说是骑兵,还不如说是骑马行进的轻步兵。如今人马一体,骑兵的作战方式自然就要变化。在姬丹的印象中,后世骑兵的作战装备,重骑兵,人马皆甲,重在利用战马的冲击力进行突击,打开战阵缺口。所以是以重枪为主,并配以砍杀之器。而轻骑兵,则是以弓箭和砍杀的刀器为主,当然将领多用长矛或者重型的击打兵器如狼牙棒等物。

现在,姬丹根本就没考虑什么重骑兵。毕竟这刚开始的攻击对象,乃是东胡游牧之族,这些敌手,不过都是皮甲、弓箭罢了,虽然号称长在马背上,但怎么也比不上自己稍加训练后有鞍、镫的精锐之士。

所以,姬丹最想要的,就是便于更多骑兵使用的马刀。

冶炼之学,姬丹是不怎么懂得,但他看了冶炼工坊里面的冶炼和打造过程,他也知道,靠目前这样,连续锻打才能造出来好刀剑,只能说明,这炼铁成钢的过程不对头。

姬丹不懂是不懂,可好歹也知道,这钢与铁的差别,乃是在于含碳量,而这个和炼铁的温度,炉子,用的燃料都是相关的。

姬丹拉着公孙泽,连比划带讲解,给公孙泽传授自己一知半解的炼铁知识,足足用了三天,才算让公孙泽理解正确。没办法,公孙泽的脑子里,可没有什么铁元素、碳元素的概念,姬丹只好来回绕,总算让公孙泽明白了,铁与碳,就像铜和锡一样,配比不同,硬度不同,冶炼,就是要调整配比,而温度又是其中的关键,温度越高,越容易去其杂质。杂质越少,则铁性越好。

公孙泽明白了,姬丹长出一口气,总算把自己解脱出来了,以后公孙泽就研究炼钢好了,再也别想什么炼丹了。

太子丹径直给公孙泽下了命令,就是想法研究如何能更快、更好的练出各种需要的铁来。

转眼秋收已过,赵国开始征召士卒,十几万丁壮开始向中山集中。

消息传到燕国,除了了解两国盟和内情的一些人比较镇静之外,朝野之间,顿时人心燥动,惶恐不安!

求收藏!!!!!!!!!!!!!